上個月底,一輛由軍事交通學院研制的無人駕駛智能汽車從京津高速臺湖收費站啟程,用一個小時左右到達天津東麗收費站,全程行駛104公里,成功完成高速公路測試。
從測試的視頻中可以看到,測試員雖然坐在駕駛座位上,但一路并不用自己動手。不過,在經過收費站時,就要改為人手操控了。據了解,該無人駕駛智能汽車配備了全球定位系統、超聲波雷達傳感器等先進技術儀器,以感知周圍環境,自動規劃行車路線。而在無人駕駛的過程中,該智能車不僅會因應實際路況而變道、超車等,還會十分懂“規矩”的打左右轉向燈。
據了解,這是我國首次在官方認證下完成的無人駕駛智能汽車高速公路測試。不過在國外,早已有無人駕駛的實驗,并且已經獲得了巨大進展。目前Google的試駕車隊有8輛無人駕駛汽車,截至今年6月份累計已行駛30萬公里,行駛路途包括都市、高速路和山路,未出過一次故障。其原理是利用激光測距儀、雷達、感應器與電腦等相結合,開發出一套無人駕駛系統。更重要的是,內華達州已經給無人駕駛汽車頒發了牌照,盡管目前沒有達到商用的階段。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