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媒體報道,一位湛江市民許先生在江門購買了一輛新車,在提車時卻發現車身油漆脫落和車廂出現銹斑。許先生懷疑自己買到的是一輛“試駕車”,幾度和經銷商交涉要求換車或退款,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打算買車的市民,都希望4S店交到自己的手上是一輛新車。那么,應如何避免買到“試駕車”呢?某汽車養護中心汽修專家李先生告訴記者,一般可以通過商品車的生產日期、車身油漆以及輪胎的磨痕來鑒別。
據介紹,汽車的生產日期可以在發動機艙內的生產銘牌上看到,一般購買近1~2個月內生產的車輛應該沒有問題。車身可以從有沒有刮花、門把手。此外,出廠車輛大都是通過貨車運輸到達4S店倉庫,因此輪胎一般很少出現刮痕,而曾用于試駕的車輛輪胎都會有比較明顯的磨損。“如果還是不放心,可以要求進一步的檢查,如剎車盤是否有磨損、發動機艙是否整潔無塵等。”
記者了解到,通常情況下,試駕車都是經銷商內部自己消化,也有經銷商會通過舉辦“試駕車特賣會”,將試駕車集中起來以超低的價格公開銷售出去。由于價格優惠幅度非常大,往往也會吸引到市民前來購買。李先生認為,一些經過“深度試駕”的試駕車,往往要經過較長距離或較高難度的駕駛,如百米加速、急彎漂移等,在惡劣路況的折磨下,發動機、輪胎、外殼等都會有比較嚴重的磨損,影響車輛性能,一般不建議消費者購買此類試駕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