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讓人心煩,提車同樣讓人頭疼,辛苦掙錢不容易,誰都不希望拿到一輛瑕疵車。但即使最先進的汽車生產線,都不會完美,存有瑕疵,每一萬輛車中,會有那么幾輛車,故障率稍高一些。最可怕的瑕疵車是經銷商以次充好,將事故車、試駕車翻新后拿出來賣。一旦買到這種車,糾紛、扯皮接踵而來。為避免日后麻煩,提車時,還是多花點心思,對車輛系統進行檢查。
發動機:看、聽、開
交完訂金,確定顏色,如有現車,銷售員帶領前往選車。此時,車輛外面貼著防護膠,車內坐椅罩著塑料套,啥都看不到,也無需看,可讓銷售員先里里外外打理干凈,第二次再驗證。這一步需要驗證發動機:將車開到光線充足的地方,打開發動機蓋,看各個部件有無損壞,顏色是否統一 ——如發現某部件顏色較新,得打醒精神,有可能是更換件。其次,看看機油存量和清潔程度。
接著是啟動發動機,維持怠速狀態。點火應短暫且順利,啟動時車輛無明顯抖動或震動,轉速指針不會上下擺動;將手放在擋把上,如能感受到明顯震動,那就表示動力匹配有問題。還得留意發動機聲音,應是有質感和節奏的聲音,不能是忽高忽低的嘶啞聲。如可開上一段路,留意方向盤和各個踏板是否順暢,不能有生澀感。
這一環節,看似專業、復雜,實則不然。大膽嘗試,小心驗證,只要自己覺得好,多數不會有問題,不一定非得請個“專家”。實在不懂,可明確跟銷售員講,明白告訴他,讓他來幫忙把關,不能賣有問題的車型給你,避免將來兩個人都麻煩。其實,銷售員比你還緊張,怕退訂,也怕糾紛。
檢查尾箱、登記證及各種發票
買車時,只要是主流汽車品牌的正規的4S店,通常不會有問題,就算經銷商跑路,背后還有汽車企業。
作為一輛新車,行駛里程應該很短,不超過50公里,同時不能為零。這一里程下,輪胎應接近全新,胎壁上顆粒狀胎毛應清晰可見。打開尾箱,看是否干凈,內側襯板是否平整。備胎得驗證規格,能否與說明書一致。三角警示牌、工具盒等是否完整干凈,未被使用過。還得測試遙控開啟尾箱,看能否順利上鎖。
驗完車,交接時,還須檢查車輛登記證、行駛證、年票、購置稅等各種證件與發票,并審核信息。這些證件缺一不可,缺少會影響未來年審、購買保險、二手車買賣等手續。注意這些證件不能拖延,必須一并交齊。市場曾出現過經銷商為資金周轉將車證抵押給銀行,然后不斷忽悠車主的糾紛。
車內車外:找劃痕和不足
考核發動機時,可一個人前往。提車時,最好叫上妻子或者母親一起,女性更為細心、細膩,眼力更加好,能發現細微的劃痕和不足。這一環節,切記在寬敞明亮地方進行;當然也無需在烈日下,那時陽光過強,同時也熱;只需在交車區檢驗。
先看車漆表面,是否協調均勻,無色差,無針孔,無褶皺,無鼓泡。再看整車是否有劃痕,尤其得注意拐角處、輪轂、后視鏡等容易刮蹭部位。車內檢查時,不少人舍不得將保護膜撕掉,其實大可不必。一是不撕掉根本不能進行檢查,二是這些保護膜是污染源之一,散發各種有害氣體。
車內主要檢查各種配置能否正常使用,如四個車窗、坐椅調節機構,安全帶松緊、天窗開啟關閉、空調冷熱等。
車燈是容易被忽略的一個環節,因為提車多為白天。檢查必須包括前后行車燈、遠近光燈的切換、倒車燈、前后霧燈以及轉向燈。可一人坐在車內操作,一人站在車外看使用結果。
這一環節中,如檢查出問題,經銷商通常建議維修。只要不是影響使用,如無傷大雅的小劃痕,可有條件接受。“有條件”是指,不能簡單維修了事,得有相應賠償,如禮品贈送、送維修工時等。如是車內部件出現問題,如坐椅生銹,天窗漏水等,如不能換車,必須得要求更換整個配件,不能維修,因為維修容易留有隱患。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