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這個時節,漫游于從江縣鄉村田園,入眼的處處是瓜果滿枝稻香魚肥的豐收美景,還有那接踵而至喜慶多彩的民族民間節日,更是讓從江這塊集居十多個少數民族的神奇土地,把金秋那五谷豐登萬眾歡慶的錦畫描繪得色彩斑斕淋漓盡致。
由于從江縣是少數民族集聚的山區縣,獨特的地域極限和各個民族不同的世襲傳統文化,注定這里成為一個原生民族生態文化的大觀園。催生這個大觀園花鮮香濃的,就是從江各民族數不勝數的民間節日。
日前,筆者有幸在從江縣谷坪鄉銀上村看到了當地侗族群眾歡度農歷七月七情人節的場景,數千來自十里八鄉的各族群眾歡聚一堂吹笙跳舞飲酒唱歌,兩天的節日這個侗鄉把金秋的喜慶鬧翻了天。
而在相距不過數十里的往洞鄉,相隔不了幾天該鄉的增沖侗寨又迎來一年一度的侗族新米節。村民們不僅殺牛宰羊招待親朋好友,還舉辦了牛腿情歌對唱、演唱侗族大歌、踩歌堂等20多個侗族民俗文化節目,許多外地游客聞風而至,一睹為快。
縣里的民俗專家熊老師告訴筆者,秋季是從江縣民族民間節日最集中的季節,在從江這個地方,幾乎大節月月有,小節天天過,這個寨子剛過,那個寨子就接著過。熊老師還自豪地說,就在今天,高增鄉小黃村一年一度的為期三天的侗族賽歌節也開始舉辦了。他還熱情地建議我們去看看。
據介紹,在從江縣,每年的蘆笙節、新米節、賽歌節、秋千節、卯節、凍魚節、花炮節、老人節等等大小節日共有70多個,數百個少數民族村寨總共要過120多天的節日,其中40%的節日就集中在秋季。
在秋高氣爽的金秋時節,有機會到從江去看看千層稻浪的梯田美景,看看掩映密林翠竹間的山鄉小寨,品味那里少數民族民間多姿多彩的節日文化大餐,實在是人生最難得最幸福的返璞歸真只旅。(雨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