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訊 受人民幣升值、國際市場需求下滑等因素的影響,一些跨國公司把目光轉向勞動力更為廉價的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導致國內訂單逐漸減少,外貿正品貨源隨之減少。近日,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省城不少外貿服飾店店主坦言“很難找到貨源”。甚至有服飾店有意轉行尋求他路。
由于外貿服飾價格相對專賣店較低,有些“外單”服飾款式新穎,很受年輕一族的青睞。常見的外貿服飾店有價格低廉的處理服飾,也有質量相對較高的“外單”貨。 記者數了數,文化東路上不到200米就有三四個外貿服飾“專賣店”,再加上一些不單單做外貿的服飾店,外貿服飾可謂是遍布省城的大街小巷。
目前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向內地下的訂單不斷減少,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省城不少經營外貿服飾的老板日漸感覺競爭的壓力。“外貿服飾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吉祥苑附近一家經營外貿服飾的王女士向記者大訴苦水,“目前廠家外貿訂單減少,直接關系到我們的貨源和價格,拿不到足夠的合適貨源,生意肯定會受到影響。” 王女士向記者坦言,由于外貿尾單減少,大經銷商會“壟斷”尾單,然后再往下分。“輪到我們拿貨價格肯定比以前要高了。”
同樣,佛山街一家外貿店的負責人劉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南方有很多小型外貿廠由于拿不到訂單而暫時停產,一些大型外貿廠的訂單也在減少,流入內銷渠道的外貿服飾就更少了。”究其原因,劉先生表示,受人民幣升值,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影響,“一些大的跨國公司都把目光轉向勞動力價格更為廉價的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了。”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原本有兩家外貿服飾店,目前正把其中的一家店重新裝修打算改做飾品生意。據了解,省城有一些外貿店店主已經不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開始紛紛尋找別的商機。
此外,記者采訪中發現,受外貿正品尾貨減少,省城不少外貿店里的服裝價格上漲,而且“偽貨”漸漸增多。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很多服裝打著外貿服裝的口號,但是真正質量好、合時宜的外貿產品卻不多,一些外貿服裝店便“ 濫竽充數”,“大約都有三四成的內銷貨是充數的,現在正品貨源難求,這個比例只會增加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