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采訪獲悉,外資藥企在華基地正從“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
26日,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將一臺本土研發生產的磁共振設備發往日本。無獨有偶,在此一周前,外資藥企云集的上海張江藥谷新迎來一家大型跨國藥企的亞太區總部。
羊城晚報記者發現,由于青睞中國市場,近年來跨國醫藥企業巨頭紛紛將研發及行政總部等“大腦”部門移至中國,甚至引起了歐洲制藥聯盟的高度警惕。
外資藥企“大腦”青睞中國
本月26日,在深圳西門子磁共振園生產的全球第1000臺MAGNETOM ESSENZA磁共振系統被運送到日本某著名連鎖醫院安裝。為此,西門子舉行了隆重的啟航儀式。“這意味著西門子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重要跨越。”該公司人士如此評價。
西門子醫療磁共振事業部總裁歐翰林特地從德國總部趕來深圳出席儀式。他告訴羊城晚報記者,5年前西門子就將上述磁共振系統關鍵產品放到中國進行研發。深圳基地作為西門子醫用磁共振成像系統的亞洲研發生產中心,與德國總部和英國牛津磁體技術有限公司一起,組成西門子磁共振全球運營體系,“實行中國本土創造,向全球供貨”。
回溯一周前,阿斯利康投資一億美元,集亞太與中國總部、中國創新中心及部分全球職能中心于一體的上海張江園區也正式啟用。同時其亦宣告,上海成為阿斯利康繼美國威明頓和英國倫敦后的三大全球地區總部之一。
跨國醫藥巨頭的“中國企圖”
事實上,將被視為企業核心的研發及行政總部等“大腦”部門移至中國的舉措背后,是跨國醫藥巨頭們的“中國企圖”。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中國的醫療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具希望的新興市場,已是不爭的事實。
在2011財年,不包括歐司朗和西門子IT解決方案和服務集團在內,西門子在中國的總營收就達到63.9億歐元。歐翰林坦言,中國業務對西門子醫療全球業務來講至關重要,這也讓其可以放心地將全球最暢銷的磁共振產品放在深圳工廠主導研發和制造。
對于剛將亞太總部移至中國的阿斯利康而言,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同樣不言而喻。“目前阿斯利康中國及新興市場的增長已占到全球增長的三分之二。”阿斯利康中國和中國香港地區首席運營官大衛·思諾對羊城晚報記者說。他還表示,該公司更希望能把一些臨床試驗研究在中國和全球同期開展,以加快這些藥品進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