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增速不斷下滑的背景下,“促進民間資本投資”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選項。至于具體如何引導民企投資,中央各部委已出齊42項實施細則,地方政府則正躍躍欲試為民資準備“大餐”。
昨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鼓勵民間投資實施細則制定情況匯報。會議提出,要在鐵路、市政、能源、電信、金融、衛生、教育等領域盡快推出一批引導民間投資參與的重點項目,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重點項目花落何處?哪些具體領域將成為突破口?目前還無從知曉,不過,一些地方政府在本輪經濟下滑的背景下已經頻繁向民間資本拋出繡球。
推進民資參與重點項目
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為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營造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體制環境。
同時,及時跟蹤細則實施情況及效果,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提高可操作性。對企業反映的部分行業領域進入規則、標準和條件仍不夠明確具體等問題,要抓緊研究解決。
此外,要加快推進重點行業領域改革。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會議還決定,國務院近期將組織專項督查。
就在4天前,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價格司相關負責人就鼓勵引導民間投資的文章中表示,民間投資實施細則出齊后,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要真抓實干,狠抓落實,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以突破“玻璃門”、“彈簧門”的實績來取信于民。
“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還處于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期,一些尚未破除的體制機制障礙,以及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一些行業領域客觀上對資金、技術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存在比較高的要求,而現階段民營企業自身素質和能力也還存在一些不能很好適應的問題。”該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