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高爾夫》欄目組來球場錄制節目,此欄目每周四晚23:30播出,敬請關注哦!”2012年8月14日,圣安德魯斯(鄭州)高爾夫俱樂部在微博上寫道。
如果是在一年之前,這個占地4200畝的高爾夫俱樂部未必會有這樣的興奮,她首先要擔心的是自己的生死:2011年7月15日,官方媒體人民網發表了長篇專電《河南省鄭州市多家高爾夫球場非法占地 亂象叢生》:
“圣安德魯斯(鄭州)高爾夫球場至今未辦理任何土地使用手續。”“球場占用的土地有耕地、林地和建設用地,屬于嚴重的違規違法占地。”
報道說:“2008年10月31日,中牟縣國土局責令圣安德魯斯(鄭州)高爾夫球場限期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13993.3平方米、圈地用鐵網7432米;責令其退還已圈占的4174.51畝土地,恢復土地原貌;處罰款共計29570066.66元。”
不過,俱樂部繳納了2957萬元的罰款,卻對拆除建筑物和其他設施的處罰決定視而不見。直至今日,球場仍在火熱營業中,這從它最近的招聘動態中可略窺一斑——某著名招聘網站上,圣安德魯斯(鄭州)高爾夫球場在8月18日這一天就發布了7個崗位的41個用人需求。
“特急”通知 特慢行動
對于各地高爾夫俱樂部而言,2011年是政策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這年4月11日,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聯合簽發“特急”《關于開展全國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 抽調專門人員成立工作組”,將本地區所有球場名單及違規球場清理整治情況進行匯總,于2011年6月底前報送國家發改委。
2004年以來,對高爾夫的禁令起碼頒發了十道,但這一次最為嚴厲。然而,6月大限已過,未果;8月份,國家發改委再次發布該通知的全文,整治情況仍無結果。2012年6月,監察部、國土資源部通報了兩部門聯合查處的7個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情況,然而,據《瞭望東方周刊》調查了解,不少違規建設的高爾夫球場仍一片歌舞升平。
2011年的《朝向白皮書》數據顯示,在政策的嚴厲打壓下,上一年仍新開高爾夫設施45家,折合約43個18洞球場(部分球場2011年開業或試業的球洞數,并非該項目規劃球洞數),設施增長了11.4個百分點(18洞球場增長率為10.8%)。
政令是清晰的。2004年10月下發的《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中明確要求,國土資源部門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對淘汰類、限制類項目分別實行禁止和限制用地,繼續停止高檔別墅類房地產、高爾夫球場等用地審批。2006年12月,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于發布實施〈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06年本)〉的通知》,兩目錄自12月12日起實行。別墅類房地產開發、高爾夫球場、賽馬場項目等六類被明確列入禁止用地項目。
高爾夫政令為何老是心肌梗塞?是什么令這些高爾夫球場有恃無恐?它真的是一場災難嗎?
硬政令,軟抵抗
2011年4月份11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開展全國高爾夫球場綜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確立了6月底的調查匯總“大限”。
“大限”過后,《瞭望東方周刊》曾對各部委和北京、河北、海南、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方政府跟蹤調查,沒有任何消息顯示,“6月底報送”的任務得以完成。此后,《瞭望東方周刊》致函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及北京、河北、海南、湖南、湖北、浙江等省級地方政府發改委,了解政令執行情況,得到的回復也非常含糊。
地方政府雖沒有給出違規球場整治情況,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卻在此期間發揮了輿論監督作用,調查并曝光了全國一大批違規高爾夫球場。
2012年6月20日,監察部、國土資源部終于出手,聯合查處了7個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北京溫榆河高爾夫球場、遼寧阜新海州礦國家礦山體育公園高爾夫球場、山東威海湯泊溫泉度假村運動公園高爾夫球場、廣東惠陽金玉東方黃金珠寶產業園高爾夫球場、貴州銅仁梵凈山高爾夫球場、云南昆明梁王山生態運動休閑旅游區高爾夫球場、陜西西安林克斯高爾夫球場。它們分別存在違法占用耕地面積較大、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修建農業生態園名義違法占地等行為。
在業界人士看來,這7家“出頭鳥”可謂點背到底。據當地媒體報道,通報后它們立即被當地政府取締,相關責任人也被當地檢察機關追究。
相比之下,越罰越堅挺的圣安德魯斯鄭州高爾夫球場抗壓實力實在不容小覷,遠非“幸運”二字可以形容。
與圣安德魯斯(鄭州)高爾夫球場同在一個省的河南思念(國際)高爾夫俱樂部、金沙湖高爾夫俱樂部,在被人民網曝光后同樣毫發無損。
其中,河南思念在2011年7月15日被曝光,下旬就被《高爾夫周刊》以《河南力量》為題做了專版報道。金沙湖高爾夫俱樂部則成為了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高爾夫》欄目開播儀式舉行地。對于河南思念(國際)高爾夫球場,惠濟區國土資源局土地監察大隊隊長許戰勇對外表示,相關手續正在通過省里報請國務院批準過程中。
2012年8月14日,《瞭望東方周刊》致電惠濟區國土資源局,詢問手續是否批下來時,辦公室主任表示“不太清楚,高爾夫在市里備案”,建議去鄭州市國土資源局詢問。本刊記者與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執法監察處、政策法規處、外宣處等聯系之后,沒有得到任何回音,在外宣處,本刊記者甚至剛剛提及高爾夫就被掛斷電話,再打過去被提示“暫時無法接通”。
同樣的情況,《瞭望東方周刊》在致電山東文登市、哈爾濱松北區、安徽肥西縣、山西太谷縣、湖北宜昌等十幾個縣市國土資源局詢問被曝光球場后續處理情況時,要么被掛斷電話,要么“以內部電話為由”拒絕透露監察處電話,或者說不清楚,建議詢問省國土資源廳。
8月15日,本刊先后致函河南、黑龍江、山東、安徽、湖北等省國土資源廳,截至發稿為止,這些省份國土資源廳相關工作人員都以“不太了解”回復,“正轉到相關部門處理中”。
其實,上述地區被曝光近一年的球場,仍在平靜甚至高調的運行中。更為嚴重的是,政令嚴壓之下,還有不少企業頂風作案新建高爾夫球場。
風景區跟濕地保護區成為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