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未能重啟的核電行業,正在經歷內部的煎熬。《中國經營報(微博)》記者獲悉,國家能源局已經召集了中國核電三大技術企業——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集團”)、中國廣東核工業集團(下稱“中廣核”)以及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國核技”),商討未來的技術合作與轉讓的問題。
因為,在未來的規劃中,國核技掌握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將成為主流,一旦核電行業重啟,中核和中廣核將處于技術引進的被動地位。為了平衡技術能力將導致的利益分配不均,國家能源局正在設想權宜之策。
萬億利益爭奪
“國家能源局召集了中核、中廣核以及國核技,開了幾次會,就是為了探討今后核電重啟之后,大家的技術合作問題以及技術轉讓費用怎么辦。”一位來自核電行業的高層人士向記者透露,“現在,這三大央企在這個問題上都非常糾結,誰都不愿意自己今后處于利益分配的弱勢。”
自從2011年3月,福島核電站事故以來,中國停止了一切關于核電站的項目審批,直至目前為止,核電行業唯一獲得的進展是,5月3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聽取全國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情況匯報。
在這次會議上原則通過并同意公布《關于全國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情況的報告》和《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2020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核電安全規劃》已經制訂完成,并且報送國務院。一旦這兩個規劃通過審批,核電行業將正式重啟。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核電安全規劃》指出,要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嚴格的安全措施,“這意味著只有AP1000的技術能夠達到這一水準。”
同時,一位來自核電企業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從目前我們掌握的數據看,所有的技術指標,只有AP1000能夠滿足,其他的技術滿足不了。”
然而,在福島核事故之前,按照分工,中核集團主要致力于自主知識產權的二代半技術,中廣核也致力于從法國引進三代核電技術,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則是為引進美國西屋AP1000技術而專門成立的企業。
按照現在的技術路線,只有國核技的技術能夠在核電重啟中“過關”,并占有巨大的經濟利益份額。
有數據稱,假設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達到6000萬~7000萬千瓦,那么將新建約3000萬千瓦。按照目前國內100萬千瓦的機組平均造價150億元計算,這預示著未來市場規模將達上萬億元。
而這上萬億元的市場技術基礎將來自于AP1000技術。“現在技術格局是這樣的,其他兩家都認為國核技目前是技術壟斷,今后有可能產生過高的技術轉讓費用。”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