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為老人辦理住院手續,不光要交5000元押金,交費排隊還很麻煩,現在省了交押金,辦手續的流程也簡化了,真是省錢、方便又快捷。”因頭疼眩暈來太原市中心醫院看病的杏花嶺區中澗河小返鄉的農民郝萬貴,在提供了郝大爺的新農合醫療卡及身份證等相關證件后一會兒,就與醫院簽訂了《參合患者“先住院后付費”住院治療費用結算協議》,順利地完成住院手續。
“從8月起,凡是太原市的參合農民,不需交押金,可以先住院,再結算。”醫生告訴郝大爺。大爺聽了高興地合不攏嘴:“為了來看病,兒女們還專門籌集了幾千元錢,都是鄉下人,一下拿出幾千元錢,也不容易。”原來,8月1日起,山西太原市市、縣、鄉三級181家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全面啟動新農合“先住院后付費”的服務模式,該政策使105萬參合農民受惠。
“這一措施旨在讓急危重癥、貧困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太原市衛生局局長郝寶清稱。“太原市凡是有住院能力并且合格的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都開展此項服務。”
太原市小店區劉家堡鄉南馬村村民張會珍日前來到武警山西省總隊醫院就診,需住院治療。陪同她的家人告訴記者,張會珍以前因病曾經六次住院,每次都要先交數千元的押金,而且所有的醫藥費用都要先墊付,最后再到當地新農合經辦機構結算。對于一個農村困難家庭,大筆的住院押金和治療費用是沉重的經濟負擔。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次20分鐘內,張會珍就通過新農合專用通道零押金完成了住院手續。武警山西省總隊醫院負責人介紹,參合患者出院時,醫院會即時結報新農合補償部分,患者只需支付補償后個人應承擔的費用。費用結算清后,醫院會歸還患者提交的相關證件。
“對于農村低保戶和特困患者,出院結算時如確實難以一次性結清時,可持低保或特困證明,并經民政部門確認蓋章后,與定點醫療機構簽訂延期(分期)還款協議書,再辦理出院手續。”太原市新農合管理中心主任何進凱說。
據悉,該政策實施一周,太原市已有520人享受該項政策,占到全市住院人數的62.2%。“從目前情況看,‘先住院、后付費’的服務效果超出了預想。”太原衛生局工作人員介紹說。
對于有患者惡意拖欠住院費用的情況,定點醫療機構有權扣留其醫療證、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證件,終止為其提供“先住院、后付費”優惠政策;市新農合管理中心將凍結其新農合系統信息賬戶,暫停其享受新農合待遇,直到所欠費用全部還清。(劉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