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愛心接力賽,大學生村官讓農莊成為貧困學生歡樂園
采訪中,周媽媽告訴記者,周文是吃過苦的孩子,懂得珍惜生活,因為創業之初家里經濟相當拮據,甚至連孩子的學費都要臨時去籌借。
正因如此,長大后的周文,對貧窮孩子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她不愿意看著那些孩子沒人照顧,沒書可讀。
2011年11月26日,洋湖生態農莊迎來了幾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譚國富、譚佳佳、周菲、周高升等4名當地貧困學生以及周文聯系的5名來自長沙的幫扶志愿者。
那一天是周末,但洋湖生態農莊卻最熱鬧。來自長沙的幫扶志愿者在這里結成了幫扶對子,他們負責譚佳佳、周菲結從小學到大學所需的學雜費和部分的生活費用。周文則負責譚國富、周高每人每年2400元現金幫扶,直至他們完成學業。也就是從這一天起,洋湖生態農莊就成為這些貧困學生的樂園,每到周末,周文就把他們接到農莊,組織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
“我非常感謝周文姐姐,是她給了我家庭的溫暖,給了生活的快樂,我會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姐姐的厚愛。”顯得活潑開朗的周高升激動地向記者訴說。
周文告訴記者,最初產生幫扶留守兒童這個念頭是在2011年11月初走訪調查村情的時候。那時,自己了解到本村和附近幾個村子中有多名家庭貧困學生。走進他們的家,看到他們破舊不堪的房屋,孤獨單調的身影,倔強不屈的眼神……就萌生了一個想法,覺得一定要做點什么,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培養他們成才。
利用空閑時間,周文專程去學校向校長、老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親自去學生家里,向學生周邊的鄰居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并將那些家庭貧困并且成績優異的學生建立詳細的檔案。自幼父母離異的雙橋村譚家組譚國富、譚佳佳兄妹倆,家里欠下大筆醫藥費的洋湖村豹廳組周菲,父母都在外打工、自己寄住在外婆家的靈官鎮茶山村周高升等貧困學生就是那時進入了周文的視線。
學生詳細資料檔案建成之后,周文就開始張羅給學生聯系扶持者了。通過網上、電話的聯系,周文很快聯系到幾位愛心人士,其間她還特地去長沙與這些捐助者會面商討具體的幫扶事宜。所有事情敲定后,就發生了11月26日那一幕。
第一次幫扶結對的成功,給了周文極大的信心,F在,周文已成立了一個貧困學生幫扶小組,吸納了23名志愿者,同時又有2名貧困學生成為幫扶對象。
而今年9月16日,周文所聯系的愛心接力賽長沙幫扶志愿者又一次來到了洋湖村。其實早在志愿者們到來之前,周文一直在聯系困難學生,甚至還在家里準備相關資料及孩子們近期生活情況,讓志愿者們更多的了解這些貧困學生,以便能夠替孩子們解決最實際的困難。
看著憔悴的周文,記者問她辛苦嗎?周文笑笑,她說沒事,如果這些孩子能上大學,將來為社會做貢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她為這個愛心接力賽的付出還是非常值得的。
“我決心通過自己的愛心行動,發動更多的同事和朋友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將這個愛心接力棒一直傳遞下去。”坐在清涼的樹蔭下,聞著馥郁的花香,周文堅定的話語在記者耳邊回響。
不過現在,周文除了幫助孩子們,她正在籌備的是如何打造“烏骨雞”這個品牌,并且在年底的時候,幫助村民銷售,讓烏骨雞走出祁東,甚至銷往更遠地方。這個過程是艱辛的,但周文沒有后退,她正一步一個腳印,朝著自己的方向努力著。
生態農莊簡介:
祁東縣洋湖生態農莊,地處祁東縣雙橋鎮洋湖村,占地面積200余畝。該農莊自建園以來,項目總投資已達350萬元,其中種植業投資180萬元,養殖業投資170萬元。農莊以“走綠色道路、創生態文明”為經營理念,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其中水果類以無核香柚、紅心柚、脆皮金桔、甜橙、秋冬春枇杷等品種為主,花卉苗木類以桂花、茶花等品種為主,養殖類以黑烏雞、生豬養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