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是西南大都會,是明清中央政府進軍東南亞必經之路,也曾是商業物資集散地。自從徽商、湖南中區文化滲透進來后,鹽船爭流,商賈如云,歷史上形成的八大會館、十二戲樓,吸引了逐利而居的商人,由軍事重鎮演變為商業都市,當年遠古的商業物流、船只航運、碼頭、海關稅收居貴州第四位,構成西南“清明上河圖”的繁榮景象,如今仍完整保留的江西會館、福建會館和府城大碼頭、禹門碼頭、沖子口碼頭、天后宮碼頭、上北門等碼頭,可以說是這段繁盛歷史的見證。
漂流勝地高過河
喜愛漂流的人,一定要去高過河,那里自然風光奇秀,是一個鮮為人知而又充滿野趣神韻的旅游處女地,位于鎮遠北部羊場與尚寨鄉的洞塘,西至大地鄉路臘村境內,以龍江河的上段——高過河為軸線,向西北蜿蜒11公里,河流落差200米。漂流其中,時而平靜,時而刺激,猶如人生。抬眼上望,兩岸原始森林山勢險峻,河谷深切,森林密布,人跡罕至,涼爽宜人。
巧奪天工青龍洞
青龍洞的巧,在于其修建的地方,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夏天進入洞內,頓時覺得清涼十分,而又沒有空調制造的冷氣那么浸骨。洞里許多古建筑都是靠山修建的,獨具匠心的建筑者,不僅解決技術難題,還將美融于其中,讓不同的建筑物與懸崖、古木、藤蘿、巖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憑欄望去,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臺,不得不嘆服古人的技巧,也為他們在當時的條件下能修建出如此建筑而捏把汗。
北侗族最大寨——報京
農歷三月初三,是鎮遠報京村寨的“播種節”,亦是男女青年的“情人節”,是報京侗家人廣交朋友,與四方來賓好友交流的大好日子。這一天,寨里的男女老少都盛裝出席,踩蘆笙,討蔥藍,撈魚蝦等活動,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好看好玩。這里的村寨是典型的侗家建筑,報京侗寨古稱京檔洞,位于貴州鎮遠縣城東南部37公里,是報京鄉的中心寨。由于自古交通閉塞,這里的侗家兒女保留了較為古老的生活方式,有獨特的侗語,獨特的服飾和獨特的侗族習俗。
古城迷宮
鎮遠古城占地3.1平方公里,古城有八大會館、四洞、八祠、九廟、十二碼頭與府衛古城垣,吳王洞、四宮殿、古全井、古戲樓等名勝古跡近200多處。主要歷史名勝包括青龍洞,中元嬋院,萬壽宮,祝圣橋,香爐巖,天后宮,府衛古城垣,吳王洞,四宮殿(東方戰神廟),和平村,周達文故居,古城中的寺廟、庵堂、館祠、亭閣、宮闕、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等。鎮遠古城是一個完全由名勝古跡集成的“傳統文化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