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氣”越大,死亡風險越低
研究發現,肌肉力量差的人,死亡風險是肌肉力量好的人的近2倍;每增加1公斤肌肉力量,死亡風險下降3%
假期,曉凡和朋友們背著大包小包出門去旅游,不知怎么的,晚上突然覺得后背痛,結果睡覺翻身、彎腰、轉身或者做一些抬手的動作都覺得疼,活動受到了限制,害得曉凡只好提前終止了行程。去醫院檢查后,醫生告訴他,他的背部肌肉拉傷了。曉凡感慨道:人好好的時候從來不知道,一塊小小的肌肉都這么重要,它有一點毛病都會影響人的活動。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人也會有曉凡這樣的感慨。肌肉和力量,不只對運動員重要,人體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肌肉的收縮力量,它維持著人體的基本生活能力。
事實上,肌肉力量不只是維持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它對于維持我們的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肌肉力量差的人,死亡風險是肌肉力量好的人的近2倍。每增加1公斤肌肉力量,死亡風險下降3%。也就是說,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力氣”越大死亡的風險越低,“手無縛雞之力”壽命短。
了解肌肉
肌肉是防止關節痛的衛兵
我們的骨骼就像是一塊一塊的積木,積木和積木相接的地方就是關節,能把這些積木搭起來、固定住、不散掉,靠的主要是肌肉和關節周圍的韌帶。所以要想關節穩固,就要練好關節周圍的肌肉,肌肉強壯了就能對關節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各種骨關節傷痛。
拿膝關節來講,它的周圍有很多的肌肉,這些肌肉幫助膝關節發揮支撐的作用。如果這些肌肉衰退,支撐身體重量的力量就會不夠,膝關節就會變得不穩定,我們就會感到膝關節疼痛。一些中老年人或者是長期坐著不活動的人,經常會出現腰背痛。這種現象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長期缺乏鍛煉,使得他們腰背部的肌肉萎縮,力量下降,無法很好的固定腰背部的關節,從而造成小關節錯位、椎間盤脫出等問題的出現。
肌肉是人的第二心臟
我們全身的血液循環是靠心臟一下一下的收縮,把血液擠到血管中,然后流遍全身的。健康的成人的心臟1分鐘可以送出7升血。但是由于毛細血管遍及身體各個角落,流進毛細血管的血液要回到心臟,單靠心臟這一個“泵”的力量,就顯得不夠了。特別是小腿和腳部,離心臟最遠。因此,血從心臟流到腳尖,再流回到心臟的過程也較長;而且腳位于身體的最下端,所以流下去的血,要是沒有足夠的壓力,就很難順暢地流回到心臟。這時,小腿肚和腳部的肌肉像“泵”一樣,壓迫血管使血液往上流,經由小靜脈、靜脈,最后流回到心臟,使人體整個的血液循環得以順利。
所以,肌肉素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肌肉越發達,肌肉收縮越有力,就越可促使靜脈血液回流至心臟,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