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參加了一個陌生單身聚會活動,和一群單身男女一起,吃吃喝喝,游戲聊天,好不快樂。誰也不認識誰,所以放肆的張揚著,也放肆著憂傷,放肆著快樂。然而回來后,卻陷入了另一種恐慌。
這種恐慌無關于單身,而是關于這個城市的恐慌。
單身是這個城市一直在流動的主題。無數的男女或在家宅著,或一直在尋覓,但一直在單身。他們一直在揚言找對象,一直在討論單身,一直在被介紹,但卻依然在單身大軍里游蕩。從二十歲到三十歲,從年輕到中年。然后開始恐慌,對的那一半,到底在哪里。然后開始自我安慰,緣分這東西,強求不得,到了這個年紀,也急不得了。隨遇而安吧。
我看著這個群體里,有些稱80前,還有些稱80后。要多大的勇氣,才敢說我是80前,和80年沾沾邊,而去逃避掉“我是70后”這個傷感的字眼。1980年出生,現年也已32周歲,在北京不算大,但在戀愛史上,絕對是剩下的了。然后出現在單身聚會上,有著或沒有幻想,或者只是來玩玩,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玩一玩,開心一下。然后聽著同時聚會的人自我介紹:我叫XX,90后。不知道聽到的人,該做何心情。
我對年齡沒有多大的概念,卻在這個群體里感到一絲的悲哀。
輾轉過無數男人女人,在年華里被蹉跎著,幻想過無數愛情,最后來卻落得空空。然后開始游走于百合網,非誠勿擾,更多的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接連不斷的單身聚會。其實在參加的時候,已經無數次告訴自己,這里不會找到,雖然還是寄最后一絲自己都不愿意看的希望。更多的是,在這種單身交友活動中,喜歡表達下最后的自己:網名,籍貫,星座,年齡,擇偶標準。然后聽著另外一群和自己一樣的人的故事,獲得一絲安慰和認同感。我在這個城市,并不是特殊的。還有這么多人,和我過著一樣的生活,和我一樣的生活現狀。在這個群體里,我是很正常的,于是找到歸屬,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圈。
單身群體也有著單身群體的生活圈。他們不乏能力,在各行業里都能是一枝獨秀。他們不乏才華,在這群體表演里個個身懷絕技。他們不乏表達,他們很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狀況和擇偶的標準。但是一次次單身聚會,依然還是他們,這個本屬于陌生人的聚會里,他們一次次熟悉起來,一群熟悉的朋友彼此打著招呼開著玩笑,然后讓幾個新加入的人有些感覺格格不入,不知所措。
我是一個新加入的人,剛去的時候,看他們彼此熟悉的問候著,而我卻顯得十分多余,全部是陌生面孔。我只是短暫停留,并不想沉溺于其中。只是更加的好奇,為什么這些人,一直在尋找,卻一直尋不得。
當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和我一樣好奇。
他們的標準并不高,并不是在要求一個高富帥或者白富美;他們的想要的并不完美,只是要求投緣或者有感覺。他們要的很簡單,卻一直在單身。他們說自己很宅,或說自己的社交很狹隘,他們有很多理由支持找不到心儀的另一半。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這種活動,我也在詢問著自己,是什么支持我第二次來參加。我給自己的理由是好奇。第一次參加的是桌游,第二次參加的是聚餐。但是我又發現,遠非如此。在這個群體里,有另外一種動力在左右。這兩次活動,我沒有學會打牌,沒有學會三國殺,也沒有學會殺人游戲。但我還是喜歡這個群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