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縣隆里古城不僅明清古建房屋多,古橋、古井、古街、古墓也別居一格,特別是明清時期的宗祠保存比較完好,為專家學者考證中國明代衛所制度提供歷史資料。
宗祠又稱宗廟,它是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從事家族宣傳、執行族規家法、議事宴飲的地方。宗祠體現以血緣為紐帶,以宗族勢力為代表的宗法制度。隆里古城中的宗祠都是明清時期的風格,均始建于清代,現在保留的有五座。這些祠堂,規模宏大、氣宇非凡、軒昂壯觀。祠堂門口的牌坊就是一座雕繪精美的大壁畫,每座家祠的門口以牌樓的對聯均有二之三幅,記述了該族遷移的歷史和對子孫后代的教誨。隆里古城宗祠的完好保存,為專家學者考證明代衛所制歷史提供了真實資料。圖為王氏和江氏兩座宗祠,兩座宗祠都建于清朝年間,面積都有300平方米,是隆里古城保存較好的宗祠。(石福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