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林愛人正在自己竹蓀基地看一顆顆如小碗大的竹蓀蛋面帶微笑對筆者說:回家創業自己當老板娘感覺真好……
金秋時節,大多數農民是稻谷的豐收季節,但在隆里古城東門城外有一片50畝地不是沉甸甸的金黃稻谷,在大棚里而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竹蓀蛋和竹蓀菌,這就是隆里古城村民姚登富、王松林、王先昆、王建喜四名外鄉務工村民返鄉在東門城外出租50畝田投資80萬元發展合辦竹蓀產業基地。今年是他們第一次種植紅竹蓀,日前正迎來豐收的季節,到9月中旬,該基地共銷售干竹蓀1000余斤,創收26萬余元。
王松林愛人說:今年我們種植的竹蓀長得較大,一個竹蓀蛋有三四兩,現在干竹蓀能賣260元每斤,第一季竹蓀除去成本,還能賺幾萬元,十多年了來,我們在外面打工除了家庭開支,所有的積蓄還不如在這里一年的收入,回來自己當老板娘感覺真好,再說到家門口自己創業不僅可以解決部分留守婦女的零時就業問題,還可以照顧家里,比到外面務工強多了,就是開始資金缺乏創業難,為家鄉做點所能及的事情感覺真好。圖為王松林愛人在自己竹蓀基地松土的喜悅心情。(石福濤 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