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投資心沒底 今朝已知選對頭
——貴州爐碧經濟開發區爐山工業園區發展之路側記
李 雪 宋正麗
1999年,在凱里師范就讀的我曾爬香爐山,那時的記憶——爐山鎮到處是零星的莊稼,蕭條的村莊,低矮簡陋的民房。13年后的2012年8月30日,我隨黔東南新聞寫作培訓班的學員再次踏進那片故土,“震驚”、“想不到”、“不是做夢吧”幾個感嘆砸進我的腦袋,這是13年前我到過的爐山嗎?
在爐山工業園區,解說員告訴筆者:“爐山工業園區位于黔東南州凱里市爐山鎮和萬潮鎮境內,規劃控制面積130平方公里。爐山工業園區起步建設于2008年,2010年全省工業發展大會召開后,凱里市加大投入,整合資源,進一步加快園區建設步伐,目前,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建成面積7平方公里,產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截至2012年7月底,園區共有50家企業落戶建設,項目總投資達450億元以上,全部建成后可實現總產值500億元以上。目前,園區已有13戶企業投產,工業總產值30594.24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006.44萬元,實現銷售產值26717.3萬元,實現稅收2488.74萬元。”
想起那時來這投資心里還害怕
當我們走進爐山工業園區的貴州其亞鋁業公司,培訓班一行采訪了該公司調度室生產副總經理楊文達。
“楊總,那時您剛到這里考察時,第一感覺如何,當時心情怎樣?”
“第一感覺--這個地方是投資的地方嗎,到處是山,交通不便,人口稀少。那時我剛到,腦子全都是問號和疑問。當時真有想撤出去的想法。現在想起當時的情景,心里還害怕。”
“后來為什么選擇了留下?”
“是貴州省委、省政府,凱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誠心打感動了我們,是當地百姓的樸實征服了我們。”
“能舉下例子嗎,楊總?”
“當時來考察,我們也給當地政府說出了條件的不成熟,當地政府聽后,沒有給我們空套的理論,而是誠心承認現實。這一點我們很認可。”
“除了這個還有嗎?”
“在考察期間,我們到過一戶老百姓家走訪,他家條件不是很好,但硬留下我們吃飯。吃完過后,我們才知道把他家唯一的一只土雞給吃了。自己家不舍得吃,當客人一到,什么都舍得。你說這樣的樸實、誠信的老百姓,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在這里投資?!”
“在今天看來,你們的選擇是大有希望,還是前途茫然?”
“我們的選擇在今天看來,實在太對啦,你看現在這里已有50家企業落戶建設,有13戶企業投產,目前呈現的是一片繁榮,現在的爐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工業城市!”
在采訪中得知,貴州其亞鋁業公司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生產,其產品已上市,第二工程正在投建中。
爐山工業園區今日已亭亭玉立歡迎您的到來
在采訪貴州其亞鋁業公司時,調度室生成副總經理楊文達提到當時來爐山工業園區投資,最擔心的是基礎設施建設。帶著這個問題,我們采訪了園區管委會楊主任。
園區管委會楊主任告訴筆者,為提高園區產業聚集能力和承載能力,凱里市委、市政府整合資源,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到目前為止,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達35億元以上,園區“四縱四橫”路網骨架已基本形成,供水、供電、供氣、排水、排污、通信網絡、閉路電視、貨運物流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連接城區的虎爐二級公路建成通車。連接貴新高速公路和滬昆高速公路的爐山至碧波城市主干道即將建成通車,爐山至下司快速通道已經全面形式建設。同時,14.6公里爐山鐵路貨運專用線和火車站場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即將開工建設;園區110千伏變電站和日供水1.5萬噸第一水廠建成投入使用,220千伏變電站即將開工建設;園區污水處理廠、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填埋場、生活垃圾填埋場、日供水15萬噸清水江重安江取水工程、園區汽車貨運物流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在2012年內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同時,已在建設的30萬平方米集中安置區、行政管理區、爐山二級醫院、爐山中小學、爐山示范性幼兒園、爐山鎮第二集貿市場、爐山敬老院、爐山公益性公墓等生活配套服務和社會管理項目將進一步完善園區配套功能,為企業的入駐和發展創新良好條件。
讓您發財 助我發展
凱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特別是親商暖商。凱里市委、市政府對招商引資入駐爐山工業園區的企業,根據項目產業類別、投資強度、科技含量、財政貢獻等,實行“一廠一策”、“一事一議”的專項優惠政策。同時,考慮到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凱里市設立了產業發展基金扶持企業發展。今年市政府已統籌安排3億元資金專項用于幫扶、支持工業企業發展。
當了工人 住上洋房
“我做夢也想不到我們的生活有今天的變化,荒坡草地變成了廠房,低矮的土坯房變成了別墅式的樓房,農民變成了工人,鄉巴佬變成了城里人!”這是筆者在工業園區采訪一位姓王的菜民樂呵呵的告訴筆者。
在推動爐山工業園區建設過程中,凱里市委、市政府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兌現征地拆遷補償、落實保障政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積極構建和諧穩定的園區建設環境。為徹底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土地瓶頸和征拆難題,園區根據《凱里市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意見(試行)》和《凱里市2011年房屋重置價格標準》規定,切實規范征地拆遷行為。結合爐山工業園區建設的實際,對園區內征地拆遷實施“四個一”(即:實行一個鋪面、一套房屋、一套低保、一個就業),最大限度地讓利于民,確保群眾生活水平不因征拆而降低,充分考慮群眾的長遠生計問題,使農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在全面落實國家社會保障措施,以及市級財力并不寬裕的情況下,率先實施老齡補貼制度。由于征地拆遷補償政策到位,群眾利益得到有效保護,爐山工業園區項目征地拆遷過程中沒有出現一例非正常上訪,爐山鎮五里橋堙因爐碧市政干道工程建設需要搬遷的162戶村民甚至主動找到爐山鎮政府要求提前搬遷。
離開爐山工業園區,我內心無法平靜,在爐山工業園區的所見所聞,我看到了黔東南州的工業發展強勁路,也想起了蘇軾寫的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爐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