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012中國壯鄉·武鳴“三月三”歌圩暨駱越文化旅游節啟幕。傳統的“三月三”歌圩儼然成為一場展示駱越風韻、壯鄉風情的盛會。 何憶玲攝
中國民族報訊 “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三月三”,古稱“上巳節”,在中原漢地曾是與春節、中秋節并重的三大節日之一。斗轉星移,這個曾經熱鬧非凡的節日,如今已漸漸淡出了漢族的生活,但是在南方的壯、苗、黎等許多兄弟民族中,“三月三”卻隆重依舊,并且在不同的民族中幻化出獨特的風采。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
早在秦漢之前,人們就在農歷三月上旬巳日浴于水濱,舉行除災求福的祭祀。到了三國時期,魏國將“祭上巳”固定在三月初三。此后,隨著道教流行,傳說王母娘娘在三月初三開蟠桃會慶祝生日,所以歲時節日又與宗教節日相互滲透影響,發展為更有規模的節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