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聰汽車配件網訊 一男子伙同兩名同伴,在重慶市南岸區雞冠石附近開設黑窩點,制作假冒名牌汽車潤滑油。不過,窩點門外的油漬出賣了他們,三人被警方抓了個現行。昨日,南岸區公安分局通報了此案。
門口油漬確定黑窩點
雞冠石派出所辦案民警告訴記者,2月28日,市民舉報稱,在雞冠石石龍村有一個制假窩點,只能確定大概地點。
“看來,真的有人在轄區進行非法勾當。”民警說,匯報后分局立即成立了調查小組,開始對石龍村的所有企業進行蹲點排查,在長達20天的蹲點中,他們發現了異常。
民警發現,在大屋基組有一家看去很正常的民房,大門卻長期關閉,偶有貨車進入也是關門裝卸貨物,同時,這家民房的大門外,還滲出大量油漬。
通過對進出貨車的檢查,民警很快摸清了民房內的情況:這是一個制作假冒名牌汽車潤滑油的黑窩點,老板分別是來自巴南、江北和南岸的李木、楊杰、陳國(均為化名)。
假冒各大名牌潤滑油
今年3月20日早上,辦案民警聯合質檢、工商等部門,一舉將剛打開廠門準備搬貨的3名老板抓獲,同時,民警還從現場搜出大量的殼牌、昆侖、玉柴、美孚、得力士、弗蘭特、長城、嘉實多等假冒商標6700余套,沒貼商標的空桶1500余個,已制成的成品汽車潤滑油111瓶,各種包裝箱500余個。
楊杰事后交代,他和李木因同在一家專做機油的貿易公司跑銷售而認識,今年27歲的他馬上要結婚了,急需一筆錢,于是,在去年7月他找李木商量:“在公司跑銷售賺不了多少錢,我認識一些賣假冒品牌潤滑油的人,我們可以搞來這些假潤滑油賣給修理廠,從中找點錢。”
楊杰和李木一拍即合,他們隨后又找來陳國,讓其租到廠房后開起了這家黑窩點。
賣給汽修廠與汽配店
楊杰和李木交代,他們是去年11月開始生產假冒潤滑油的。
楊杰等人先低價購入僅能用于大型機械保養的大桶潤滑油,隨后買來灌裝機、封口機、油桶、假商標,開始生產“名牌”汽車潤滑油。近3個月時間,他們的銷售金額就達到了25萬余元。
辦案民警說,楊杰等人制造假冒的名牌潤滑油,每桶成本只有20多元,他們以100元每桶的價格向外銷售,全部銷往了市內的小型汽修廠和小型汽車配件門市,涉案金額達到了40多萬元。
民警告訴記者,這些大桶潤滑油比正宗潤滑油差了數個等級,如果長期使用會造成發動機缸體磨損,致使油耗加大、動力減小和冒黑煙,嚴重的,還會造成發動機損壞。
據悉,楊杰等三人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案件已被提交至南岸區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