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上半年國內車市,延續了從去年開始的調整態勢,進入微增長,但其中不乏亮點,呈現縱橫交錯六大看點:
一是趨穩跡象明顯。從1至5月的產銷數據、轎車、SUV、交叉型乘用車的銷售情況以及庫存情況來看,汽車行業的發展形勢趨穩。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值得注意:自主品牌銷量繼續下降;前五個月重點企業的運營壓力有所加大,包括應收賬款、流動資金、財務費用、利息支出等方面。
二是汽車產品升級轉型步伐加快,乘用車方面,各個汽車廠商紛紛將目光轉向高速增長的SUV市場。商用車方面,由于公路運輸、公交車及校車市場需求提升,客車行業一枝獨秀,普遍取得了平穩較快的發展。
三是高端車的銷量增長率遠大于低端車。從分價位銷量增長率來看,價格在5萬元以下的乘用車銷量增長率為1.3%,此區間自主品牌分布比較多;價格在5萬-10萬元的乘用車銷量增長率則為13.6%;價格在25萬-30萬元的乘用車銷量增長率為34%;價格大于30萬元的乘用車銷量增長率最快,為51.6%。從分級別銷量增長率來講,A00級車銷量增長率為0.5%,A級車銷量增長率為15.8%,C級及以上增長率最快,為29.8%。
四是進口車增長快,國產車增長慢。今年上半年,國產車增長率為9.2%,進口車增長了24%,相差了將近15個百分點。這與2004年的情況正好相反,2004年國產車增長率為14.1%,進口車則是8.7%。
五是乘用車好于商用車,由于經濟增速放緩,影響最大的是商用車。據中汽協統計,今年前5個月國產商用車銷量同比下降超過10%,而乘用車則增長了5%以上。盡管交叉型乘用車(微型客車)雖然仍在下降,但降幅比去年低了很多。因此可以說,上半年乘用車市場不算很差,與2008年相比要好得多。
六是合資品牌好于自主品牌。自主品牌汽車廠家上半年業績不佳,市場份額下降。而德系、美系和日系品牌乘用車表現,則明顯好于大市。原因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整體來看,自主品牌綜合競爭力弱于合資品牌,因此其抗打擊能力相對較差;第二,由于自主品牌大多處于轉型升級期,再加上產品低端,總體市場不好,影響更為明顯;第三,自主品牌受到宏觀調控的影響更大,與宏觀經濟走勢的關系更為密切。從最近10年以來國家對汽車行業的3次(2011年、2008年、2004年)宏觀調控來看,每當經濟形勢上揚之時,自主品牌車的增長速度就會比合資品牌快一些;但經濟形勢一旦呈現頹勢,自主品牌的增速就會低于合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