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停車雖然沒被貼單子,但您可能還是要接受處罰。自上月中旬起,本市共有125輛二代執法車陸續投入使用,漸漸成為一線執法生力軍。
沒被貼條也挨罰
“違法停車?不會吧,我沒見過單子啊!”上周五,崔先生在北苑檢測場驗車時意外發現,有一個半個月前的違法記錄,違法內容是亂停車。崔先生告訴記者,當時他只停了一會兒,出來時特意看了自己的車和周邊的幾輛車,都沒被貼條。
趙先生有同樣的遭遇。上周他到石佛營地區的工商銀行取錢,把車臨時停在了馬路對面的自行車道上。因為擔心被貼條,趙先生在排隊過程中先后兩次出門觀望,一直沒有交警和協管員出現讓他覺得很慶幸。沒想到他周末上網一查,還是有了違法停車記錄。這讓趙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記者從多個一線交通隊了解到,增添了抓拍違法停車功能的二代交通執法車投入使用一個月以來,探頭拍攝的“違法停車”比例大幅提高,市民已經不能再拿“被貼條”作為判斷是否被查處的惟一依據了。
拍攝停車違法最多只要30秒
記者跟隨方莊交通大隊的執法車實地體驗。執法車沿三環主路緩緩駛過成壽寺路口,大隊長朱繼峰操作著執法儀,隔著綠化帶將探頭對準了輔路邊幾輛隨意停放的車。“這些全是黑車,正趴活兒呢。”朱繼峰讓駕駛員把車稍向前挪動了幾米,隨后利用操作面板調整了探頭的角度,對準了其中一輛黑車的前車牌,錄像15秒。由于這輛黑車與后車的間距很小,記者只能隱約看到藍色車牌,根本無法看到號碼,而在執法儀的屏幕上,鏡頭調轉后再拉近,車牌上的所有字母和數字都清晰可見。
自上月中旬起,本市共有125輛二代執法車陸續投入使用。車上配備兩名民警,其中1名為司機,1名為操作員。操作員都經過了為期一周的培訓。
執法車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以違法停車為例,以往執法過程至少有四個步驟:民警或協管員首先要填單子、貼條;隨后拍照取證;返回交通隊后,要將車輛信息錄入執法系統;最后上傳信息。使用二代執法車后,操作過程只需幾秒,加上取證所需要的15秒錄像時間,至多半分鐘即可完成全過程。
司機不下車亂停車照樣被拍
交管部門用固定電子眼設備拍攝違法停車由來已久,但此前的執法對象基本都是長時間在地鐵站、公交樞紐周邊道路上趴活的黑車。對普通車主的違法停車行為,交管部門基本都采用貼條的方式。許多車主已經養成了在亂停車時先觀察周邊有沒有車輛被貼條的習慣,所有車主上車前,也會再次確認自己的車是不是被貼了條。交警提示廣大司機,今后,就算看不到有人來貼條,也不能亂停車,因為流動執法車會隨時執法。
不過,交管部門表示,由于分配到各一線隊的執法車數量有限,貼條這種傳統的處罰方式不會淡出。同一天內,如果在同一地點先被拍了,后被貼了,系統只會允許輸入一次,不會出現一次違法被罰兩回的情況。
另外,有司機提出疑問,一般交警或協管員貼條處罰違法停車時,司機如果在車內,都會提醒司機盡快駕車離開,不會直接處罰。利用二代執法車拍攝違法時,如何分辨?對此,一線交警告訴記者,目前,執法車主要用在明令禁止停車的路段,在這些路段,即使是臨時停車也應被處罰,所以執法車不用分辨,直接取證處罰。
除了處理違法停車之外,二代執法車還能處理大貨車違法、占用公交車道、占用非機動車道、占用應急車道、出入口交通違法、闖單禁行、違法掉頭、違反指示標線、逆向行駛和違反禁止標線等違法行為。在處理任何一種違法行為之前,操作員只需要在屏幕上點選一下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