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線訊 近期,天柱縣鳳城鎮圭研村的一株古楓香樹成了當地村民熱議的焦點。原來,三組的村民擬經古樹腳下修建進寨公路,但其他村民認為會對古樹造成傷害而堅決反對。2月23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解放軍曾在古樹下生火做飯
圭研村距離天柱縣城約14公里,與劍河縣南明鎮的地盤交接。2月23日上午,記者驅車來到該村,看到了屹立在河坎邊坡上的古楓香樹。它高約20米,樹干要3個人才能抱住。
圭研村村主任龔經碧說,聽過世的老人講,這株古楓香已有數百上千年,是“鎮寨之寶”。龔經達說,古樹腳下有古驛道,是當年天柱前往劍河的必經之路,聽說古代的差官或信使走這條道時,常在古楓樹腳下休息。天柱一帶解放后匪患嚴重,進山剿匪的解放軍常在大樹腳下的空地上生火做飯。
古樹下修路,到底該不該?
圭研村三組有農戶30戶左右,早年就接通圭研的通村公路修建了一條進寨的便道,但這是一條“季節道”,因為圭研村在當地潤松水庫的庫區范圍內,每年的3月至10月是蓄水期,期間三組的進寨便道就會被水淹沒,無法使用。只有到了非蓄水期,它才能使用,給村民帶來了不便。
為解決此問題,在爭取不到大量資金修建跨庫區橋梁的情況下,三組決定在古樹腳下修建一條進寨的能常年使用的公路。
三組組長彭騰林說,如果跨庫區修建橋梁,需要數十上百萬的資金,鎮里、縣里都難以解決,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在古樹腳下的斜坡上打出一條道路來。
“修路的位置與古樹的垂直距離實際上有20米左右,根本威脅不到古樹的安全。”彭騰林說,由于覺得這個方案可行,所有三組的部分群眾已開始集資執行修路計劃。
但是,三組的修路方案遭到了圭研村部分村民的反對,老村長龔經達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說古樹腳下是陡坡,盡管修路沒有直接傷害古樹,但會威脅到古樹。“修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塌方的可能性不是沒有。”龔經達說,所以,當他聽說三組的修路方案后,便邀約諸多持反對意見的村民給鎮里和縣林業局寫報告反映情況,請求保護古樹。
古樹將掛牌保護
而接到村民們的反映后,天柱縣林業局對此高度重視,遂派人趕到圭研村展開了調查。
2月23日,天柱縣林業局林政股的吳凡股長說,經核實,圭研村的古楓香樹胸徑有124厘米,樹高26米,年齡在100年以上。根據《貴州省森林條例》的有關規定,這棵楓香樹屬于古樹大樹,應加強保護,嚴禁采伐、毀壞。
“近期,我們將再次趕赴圭研村,對古楓香樹掛牌保護。”吳凡股長說。
此外,天柱縣鳳城鎮黨委政府對此事也極為重視,鎮武裝部長楊通成說,現在,鎮里正在研究處理對策,爭取盡快把它處理好。
據了解,由于修路計劃遭到部分村民反對的緣故,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圭研村三組暫停實施修路計劃,等候鎮里的安排。
目前,此事還在調查處理中。(楊仁海 羅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