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網訊 “3.15”前夕,凱里經濟開發區消費者協會成功調解一起燃放煙花被炸傷投訴,消費者獲得經濟賠償2萬元。
凱里大風洞鄉施某拿出春節前從凱里市經銷煙花爆竹點購買的禮花,在自家門前逐個燃放。不料,一枚名為“49發龍騰”的禮花突然發射,將施某擊倒在地。經黔東南州人民醫院醫生診斷:施某面部輕度燒傷,須住院費、醫療費等2萬多元。于是,施某向凱里市經濟開發區工商分局、消費者協會投訴。
接到投訴后,消協工作人員立馬到銷售單位和出事現場進行調查。銷售單位獲悉此事后非常重視,立即與湖南省醴陵市某生產廠家取得聯系,該廠也迅速派人來到事發地。經查,施某在燃放煙花時沒有看說明書,且距離煙花較近,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而銷售單位在銷售時沒有向消費者作出相應的解釋,也存在一定的過錯。為此,該區消協召集生產者、經銷商和消費者,就損害賠償問題進行了反復的調解。于2月28日,三方最終達成賠償協議:由經銷者和生產者共同一次性支付消費者施某人民幣2萬元,作為受傷的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傷殘費,后續治療費等費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