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天下第一苗寨”
——記雷山縣公安局西江派出所教導員楊啟明
金黔在線訊 苗嶺雷公山腹地西江鎮千戶苗寨,聚居著1200多戶苗族群眾,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著名人士余秋雨先生到西江后,感嘆留下“用美麗回答一切”的贊語。
在這美麗的后面,默默的堅守著一位扎根基層、無私奉獻了幾十年的黨員民警,他就是西江派出所教導員兼西江社區民警楊啟明。
讓“老虎灶”遠離“貴州名片”
2008年9月,隨著貴州省第三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西江的召開,有“天下第一苗寨”美譽的西江千戶苗寨,迅速成為貴州人文旅游的龍頭“名片”。
然而,就是在這些濃郁、獨特的民族風情后面,卻隱藏著大量不容忽視的消防安全問題。由于苗族群眾大多聚族而居、靠山筑屋,木質結構的房屋密集;加之用火方式落后,多數群眾還沿用以木材、木炭和柴草為主的“老虎灶”及火桶、火盆烘烤食物和取暖,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許多苗族村寨一旦發生火災,火勢蔓延快,極易導致“火燒連營”,一戶失火,全寨遭殃。
為了建立牢固的“防火墻”,使村民遠離“火魔”,楊啟明與戰友們日夜奮戰消防安全工作第一線,在消防部門的支持配合下,在西江鎮推行“改灶、改水、改電、改寨”工程,鼓勵村民改變原始落后的用火方式,對老化的電線和不規范的安裝進行整改,在村寨中開辟防火線,修建蓄水池、安裝消防栓和配備滅火器材。經過他長年累月不懈努力,鄉親們逐漸改變了延續多輩人的用火習慣,自覺撤除了600多支易引發火災的老式煙窗,改造了700多口火星亂飛的老虎灶,生活習俗有改變,消防安全也得到了提高。
楊啟明深知,做好防火工作,還必須警鐘長鳴。2000年以來,他經過多方籌資買來了一套簡易的廣播設備,在不足2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建立了貴州第一個農村消防廣播站。他自己親自擔任播音員,用鄉親們熟悉的苗語進行廣播,每天早晚各一次,不斷地向大家宣傳消防知識。特別是在苗族群眾的“吃新節”、“苗年節”等民間節慶活動期間,他更是不間斷地反復向村民和游客提示險情隱患,通報鄰村火情。
2008年初,貴州遭遇歷史罕見的低溫雨雪凝凍災害,山高路遠的西江千戶苗寨也連續多日停電停水,致使消防管道結冰堵塞,村民的生產生活遭受極大困難,消防安全也面臨嚴重威脅。為了及時排除火險隱患,楊啟明不分晝夜地帶領著義務消防隊員走進各個村組鳴鑼喊寨。同時他還想方設法地采用開水淋、稻草燒、鋼釬捅等方法搶修結冰堵塞的消防栓,使全寨的消防栓每天都能正常供水。
正是通過他長年累月的努力和付出,“千戶苗寨”創下了連續30年沒有火災事故的紀錄。
“西江不能沒有你……”
2001年,楊啟明任西江鎮派出所副所長時,相鄰的方樣鄉治安狀況不好,局黨委將他調任距離縣城較近的方樣鄉派出所任所長。可他調走才一年時間,西江鎮黨委、政府和人大的領導卻聯名向縣委縣政府上書,要求組織上把楊啟明調回西江派出所,理由就是一條:“西江千戶苗寨的消防形勢嚴峻,西江不能沒有他。”因為雷山縣委縣政府對西江立過軍令狀:西江千戶苗寨不能燒,也燒不得!于是,楊啟明再次回到了西江。
對于西江的父老,楊啟明是個合格的警察。可是對于家人來說,他卻是個不稱職的丈夫和父親。楊啟明的家就住在西江鎮上,可是他很忙,忙得幾乎犧牲了所有的節假日和雙休日,很少有時間顧及妻子和女兒。農忙季節,楊啟明不能回家,妻子自己請人犁田、栽秧打谷。妻子因身患心臟病多次住進醫院,而他卻沒有時間守護在妻子身邊。為此,妻子曾一氣之下將孩子交給父母照看,只身前往廣東打工。局領導得知情況后,派專人到廣東將他妻子找了回來。“在我的記憶中,爸爸從來沒有帶我到學校報過一次名,沒有帶我和媽媽去逛過一次商場……”這是今年上高二的女兒含淚道出的心里話。女兒上高中后,妻子在縣城里租了一套住房,一邊照顧女兒讀書,一邊靠家傳的刺繡手藝維持著生計。
公安局領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考慮楊啟明長期在地處邊遠條件艱苦的派出所工作,無法照顧家庭的實際,決定將他調到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擔任大隊長職務。可是,縣公安局的這一決定還沒宣布,就愛認個死理的苗族群眾們卻“串通”起來集體“鬧”到了鎮政府和縣公安局,強烈要求組織上把楊啟明留在西江。面對群眾的如此信任,楊啟明說服了局領導收回任命決定,繼續選擇了他所摯愛的西江苗寨。
為了西江更美麗
長相憨厚并略顯口拙的楊啟明不管任何時候,逢人總是笑瞇瞇的。寨子里不管誰家有事找到他,他都會很樂意的去做,而每當有人向他道謝時,他卻總是說“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千戶苗寨旅游開發前,當地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靠的是種植農產品和打工。為此,每當農忙季節或村民集中外出打工時,他都要主動帶領所里的民警走村入戶采集人口信息,上門為群眾辦好事,送戶口、送身份證成為他雷打不動的規律。一天凌晨2時左右,天正下著大雨,正在當班執勤的他接到開覺村一個村民的求助電話,說顧永文夫婦7個月的男嬰身患重病,村里衛生室醫治不了,急需轉到10多公里遠的鎮上就診。得知情況后他二話不說,立即冒雨驅車趕到這戶村民家里。由于這戶人家沒有雨傘,他就脫下了自己的衣服把孩子嚴實的包裹起來抱上車,把孩子和他父母一家人都快速地接到了鎮醫院,并以個人名義進行擔保,使孩子得到及時治療。
像這樣的事例,楊啟明每年都會遇到很多次。2010年4月8日,李先生與妻子從凱里乘車來西江游玩,結果進了苗寨才發現自己的錢夾不見了,夫妻倆一時愁得不知如何是好。無奈之下,李先生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派出所尋求幫助。正在值班的楊啟明了解情況后,當即自己墊錢讓李先生兩口子住進旅社休息,接著就立即帶人投入尋找工作中。經查找,楊啟明很快就聯系到了李先生所乘車輛的駕駛員,從同樣焦急地等待著失主的駕駛員那里取回了錢夾,原封不動地交還給李先生。
楊啟明被省公安廳、省人事廳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公安部2008年度火災隱患排查“先進個人”、黔東南州首屆“十佳人民滿意警察”“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貴州省首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政法系統優秀黨員干警”、黔東南州“勤政廉政先進個人”等榮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