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4歲的楊世琴是雷山縣土產公司下崗職工,家境貧寒,1997年下崗以后,一直和丈夫金奇外出打工維持全家生計。楊世琴人生遭遇坎坷,充滿不幸。其父母、哥哥先后于1996年、1998年和2006年去世,丈夫金奇2006年外出四川打工時又不幸左腳骨折并留下終身殘疾。2011年11月,楊世琴本人又查出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住院治療已花費10多萬元,家徒四壁,背負沉重債務,還要面臨“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等3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絕境。
楊世琴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讓參加了新農合的她看到了希望。
2011年,雷山縣為進一步提升參合農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增強保障能力,調整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辦法,提高了白血病等特殊病種的報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在省級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白血病可獲報銷80%,補償封頂線達20萬元/年。但需要自己墊付的巨額醫藥費用又再一次讓楊世琴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春節過后,其丈夫金奇抱著試一試的心境來到了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在了解了楊世琴的情況和困難后,為不影響楊世琴的治療,經積極與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溝通聯系,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于2012年2月16日通過轉賬的方式,為其墊付了醫藥費用10萬元,解決了其燃眉之急,為其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4月5日,縣衛生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唐秋玉、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中心主任李通毅親赴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親切看望和慰問了楊世琴及其家屬,并送去了慰問金。
目前,楊世琴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已順利完成,現正處于康復中。(羅孟林 石聲敏 李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