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從凱里公路管理局獲悉,按照省公路局批復,該局近日將開始對黔東南境內國省道8座危病橋梁實施加固改造工程。
黔東南境內國省道現有的476座各類橋梁多為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建造,設計標準低,荷載能力弱。近年來超限超載車輛的不斷增加,許多橋梁不堪重壓,部分橋梁成了危病橋梁。加上經常發生特大暴雨,洪水沖刷橋梁墩臺,“病橋”數量不斷增加。為確保國省道橋梁安全通行,凱里公路管理局組織專門技術力量,對橋梁開展了技術專業檢測和病害診斷,并及時向省公路局上報危橋加固改造建議計劃。
被列入今年加固改造名單的8座“病橋”包括國道321線吉塘橋、平瑞橋、恰里前橋,國道210線陸家橋,省道202線向陽橋、亮江橋、天柱橋以及省道203線磨寨大橋,分布在榕江、從江、黎平、天柱、錦屏、麻江、岑鞏等7縣境內,橋梁總長585.67米,工程總造價1172.5萬元,資金來自中央車購稅和省自籌。危橋將按“提高原橋承載能力”的原則加固,主要進行主拱圈加固、修補裂縫、腹拱粘貼鋼板、重做橋面鋪裝、新修防撞護欄等局部施工;對比較嚴重的省道202線向陽橋、天柱橋,將進行主橋、預應力混凝土T形梁橋整體新建施工。所有加固工程于今年12月以前完工,新建工程于2013年12月以前完工。加固、新建后,橋梁將達公路—Ⅱ級荷載標準。
為保證工程順利實施,確保工程質量,凱里公路管理局將嚴格按照設計文件以及《公路橋梁加固技術規范》等要求組織實施。施工期間,將切實加強現場監理和工程質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文明施工,安全生產。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保暢措施,確保過往車輛的安全和暢通。
自2005年實施危橋加固改造以來,至2011年底,凱里公路管理局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加大對危橋的改造力度,共“治愈”黔東南境內國省道126座危病橋梁,有效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提高了荷載等級,確保了橋梁的安全運行,為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保障。(姚仕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