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生活網訊 近日,臺江縣人民法院創建和諧鄉村速調庭,法官在該縣排羊鄉巖寨村現場成功調結了一起相鄰排水糾紛案件。
原告侯某與被告侯某某是鄰居,雙方房屋毗鄰,中間相隔一條公共通道,平時排水都是自然流向,一直以來,兩家相安無事,生活相處融洽。2011年6月,巖寨村實施道路硬化工程后不久,被告又在公共通道靠被告房屋這邊用水泥加高路面,把自家新搭建的房屋屋檐滴水直接引向原告家一旁。每逢下雨天,原告的牛圈就被水流浸灌,嚴重影響了原告的出行與家居生活。該糾紛經村委會及當地政府多次處理均未化解,兩家人由一貫關系融洽的朋友變成了積怨頗深的“冤家”。為此原告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把被告的屋檐滴水引向被告的排水溝。
這起相鄰排水糾紛案,由于雙方當事人積怨甚深,難以化解,同時該案也是臺江法院自創建“和諧鄉村”試點活動掛牌以來的首例民事案件。案件受理后,院長龍久順親自帶速調庭法官到現場進行調解。從苗家的善良風俗到鄰里的團結互助,法官與原被告促膝長談,與此同時也耐心地進行明法析理。最終,被告望著口干舌燥但始終態度溫和的院長嘆了口氣道:“想一想還真不值得,我們雙方多年的鄰里情誼被這條小小的水溝隔閡,今天,就借院長一句話,世上沒有邁不過的坎,雙方就此言和吧”。
隨后,原、被告雙方終于達成了調解協議。該起糾紛得以圓滿解決,為該院在排羊鄉創建“和諧鄉村”試點活動開了個好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