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才是真正的音樂家園!中國民間的侗族大歌才是真正的‘天籟之音’!我在這個村寨所看到的一切讓我吃驚,更是讓我感動。這是我之前所到過的鄉村沒有見到過的景象!”
6月19日,受國際合唱聯盟(IFCM)成員、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合唱協會會員胡漫雪的邀請,來自日本的作曲家和指揮家松下耕來到“侗族大歌之鄉”從江縣高增小黃村采風時感慨地對隨同的人員說的一段話。
出生于音樂世家的松下耕是日本目前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和指揮家,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他六歲學鋼琴,在中國曾師從胡崇怡、錢文瑛、趙曉生等教授。擔任過江西師大藝術學院音樂系鋼琴教師。1997調任深圳市高級中學執教后,期間多次帶領該校“百合”少年合唱團先后赴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奧地利、韓國、西班牙、德國、塞爾維亞、日本及香港、澳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巡演,受到國際音樂界廣泛關注。
在小黃采風期間,松下耕受到了好客的小黃村民的熱情接待,在高聳的鼓樓里,小黃村的侗族姑娘和小伙子們為來自遠方的客人唱起了優美動聽的侗族大歌,表演了侗族傳統風情節目。
豐富多彩底蘊深厚的中國侗族民間文化和這里友善熱情的侗家人使松下耕深受感動,在這樣的氛圍里他情不自禁的也為大家唱起了日本民歌,表達自己對中國民間文化的敬仰和感謝小黃村人的深情厚誼。
“在這里我度過了自己有生以來最快樂最難忘的時刻。” 松下耕離開小黃侗寨時戀戀不舍的告訴這里的人們。
圖片說明:松下耕與從江縣小黃村青年男女在踩歌塘的場景。(韋金成 雨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