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省質監局批準立項,由黔東南州質監局組織編寫的《地理標準產品 黔東南苗族銀飾》、《地理標志產品 黔東南苗族刺繡》地方標準完成送審稿。8月28日,州質監局黨組成員、稽查局長陳建郁一行前往貴陽市嘉華酒店參加送審稿審定會。來自省經信委、省文化廳、省旅游局、貴州民族大學、省民研所、省博物館、省礦產品黃金寶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省纖檢局、省質檢院等相關單位的11名專家組成審查組。
會議現場
審查組在聽取了起草工作組的編制說明匯報后,對標準送審稿進行了認真細致地審議。審查組認為,該兩項標準送審稿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的規定,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送審資料齊全,編寫格式符合GB/T1.1的規定;編制過程收集了大量民間工藝手法,將其中共性部分形成標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進產業化、標準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致同意通過審定。
據了解,黔東南苗族銀飾和刺繡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極高的審美價值,展示了苗族的聰明才智,在我國工藝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苗族銀飾及刺繡文化不僅是民族的徽記,還是歷史的濃縮、宗教信仰的物化,更是審美情感的宣泄,是苗族歷史、文化、美學的集中表現。該兩項標準的制定填補了我省銀飾、刺繡等一線優秀民族工藝品地方標準的空白,是我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將對促進苗銀銀飾、刺繡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引領行業的健康、規范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發揮積極的作用。對加快苗族銀飾、刺繡產業化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當日,貴州省工藝美術知名專家、資深學者,苗鄉侗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一起參與討論。(楊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