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23時10分,三穗大隊接到縣高速交警大隊報警:滬昆高速三穗站匝道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車頭牌照為蘇EG7108,尾部掛車牌照蘇EK088掛的槽車失控撞入匝道口旁的隔離帶,司乘人員已不在現場,是否發生泄漏及裝載的物質不明。接到報警后,大隊迅速出動1輛搶險救援車、1輛大噸位水罐消防車和15名官兵趕往事故現場,大隊全勤指揮部遂行出動。
消防官兵到達現場后,事故現場已經被交警部門實施了警戒,經初步偵察未發現罐體破損和泄漏現象,現場無明顯異味。并在車輛尾部運輸物資銘牌獲悉該車輛裝載的物質為粗苯,容量為33噸。為防止意外,大隊迅速向縣應急辦報告現場情況,23時50分,公安、安監、路政等聯動單位到達現場,共同商議處理方案:一是縣高速交警大隊組織警力在縣內各級醫院查找可能受傷的司乘人員,查明事故原因,同時根據行車證及罐體號碼聯系廠家;二是縣安監部門聯系凱里及附近縣市有無匹配槽車及倒流設備;三是高速路政查看車體情況確定吊升和拖拉方案;四是縣消防大隊協助高速路政加強事故現場意外情況的處置。
經反復勘察,槽車陷入路障較深,并且剎車已經抱死,車上也無吊升及拖拉的支點,如果強制牽拉反而會引起罐體破損。
同時,經過多方聯系,了解到三穗縣境內及本省無相匹配的槽車進行倒罐,最終現場指揮部決定:由縣高速交警派出警力繼續警戒,實施全程監護,直至廠家調派相匹配的槽車進行倒罐,其余人員勢時撤回,隨時待命。
9月5日上午,事故現場監護人員發現一股淡淡的杏仁味撲面襲來,且越來越濃。11時08分,消防官兵接到報警趕往現場后,大隊指揮員彭志貴迅速將車輛和人員全部調整到上風方向,隨即命令:一是協助交警迅速擴大操作空間,密集設置警戒椎,拉上警戒線,確定2名安全員;二是羅捷指導員帶領兩名戰士著防化服深入現場仔細察看可能泄漏部位、流量及原因;三是利用大噸位消防車出兩支水槍,對槽車及周圍稀釋降毒;四是立即向縣政府報告,建議迅速啟動三穗縣化學危險品泄漏事故處置預案,調集應急辦、環保、安監、公安、路政等部門協助處置;
五是大隊值班參謀迅速向支隊作戰指揮中心報告。
經反復偵查,該槽車是由兩層的鋼結構罐體和外層的海棉層包裹而成,夾層中間有一根溢流管直插罐底,罐底有3個閥門,其中1個閥門處有液體溢出痕跡,車底部的溢流口有少許液體滴落。大隊隨即將偵查情況向趕來的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長梁宏顥匯報,在充分聽取相關部門的意見后,梁副縣長批示:一是消防部門繼續對現場稀釋降毒,保護過往人員和現場人員的安全;二是繼續沖洗夾層苯液,防止污染;三是在廠方技術人員到來之前,消防部門現場監護,每隔20分鐘對罐體降溫一次。
經過近2個小時的緊急排險,事故現場已無明顯氣味,據初步調查,事故原因是由于罐車頂部閥門由于墊層老化,在發生較大慣性沖擊及高溫天氣的情況下溢出所致。目前,縣消防大隊正按照縣政府的要求,分三批次輪流在現場值守。(張金才 劉世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