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省文化廳在天柱縣金鳳廣場舉行全省群眾文化活動“龍、獅、鼓、棍”示范點掛牌儀式。省文化廳副廳長黎茂翔,黔東南州文體廣電局副局長楊祖澤以及天柱縣四大班子等領導出席掛牌儀式。天柱、錦屏、鎮(zhèn)遠、三穗、岑鞏、施秉六個縣文體廣電旅游局負責人參加掛牌儀式。省文化館黨支部書陳匯主持掛牌儀式。
省文化廳領導為天柱等六縣授牌
貴州省文化廳副廳長黎茂翔在掛牌儀式上講話
天柱縣委書記文松波在掛牌儀式上致辭
儀式上,天柱縣委書記文松波致歡迎詞,省文化館與天柱、錦屏、鎮(zhèn)遠、三穗、岑鞏、施秉六縣文體廣電旅游局簽署協(xié)議書,省文化廳副廳長黎茂翔等領導分別進行授牌。
貴州省文化館與黔東六縣簽署協(xié)議書
黎茂翔在掛牌儀式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稱贊,黔東南州是多彩貴州這張名片賴以打響的原生地,多彩貴州某種程度上就是多彩黔東南。他們在長期生活勞作過程中,生發(fā)出舞獅、玩龍、踩蹺、摔跤、打花棍、搶花炮、賽龍舟等等文化藝術,具有極高的群眾文體活動哲學價值。
黎茂翔指出,黔東南六縣的“龍、獅、鼓、棍”極富文化底蘊,極具開發(fā)潛力,有鑒于此,省文化廳、省文化館在深入田野調查的基礎上,提出重點培育、扶持、開發(fā)、推廣黔東南六縣“龍、獅、鼓、棍”等項目的課題。
黎茂翔強調,今天,在這里舉行全省群眾文化活動“龍、獅、鼓、棍”示范點掛牌儀式,就是省、州、縣聯(lián)手打造“龍、獅、鼓、棍”的有益嘗試,以示范基地為抓手,以龍獅鼓棍與群眾基礎文化活動為載體,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將“龍、獅、鼓、棍”打造成至全省乃至全國群眾文化活動的品牌。
黔東六縣在掛牌儀式上舉行“龍、獅、鼓、棍”文藝表演
儀式結束后,錦屏、天柱、三穗、鎮(zhèn)遠、岑鞏五縣群眾文藝隊分別舉行了“龍、獅、鼓、棍”的精采文藝表演,吸引了上千名觀眾。(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