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寄心間
為村民全部辦理好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領取、發放工作以及領取戶口簿等相關事宜后,“馬背派出所”民警又背上背篼肩扛慰問物資前往該村貧困戶和孤寡老人家里進行慰問。
走在竹林小路上的“馬背派出所”民警
穿過村里的竹林小路,“馬背派出所”民警們終于來到了貧困戶姜先壽的家里,姜先壽老人看到“馬背派出所”民警扛著大米、棉被,提著棉衣和水果、月餅前來看望,便主動為汗流浹背的民警們端來山泉涼水,提著凳子給民警們歇氣。通過與姜先壽老人交談得知姜先壽老人家屬于該村貧困戶,子女全部外出打工,孫子李健、李康系留守兒童,老人日常除了照顧孫子日常生活之外,已無力做重活,民警們獲悉之后,經常前往慰問。這時,民警們把背篼上面的文件袋、資料冊等小心放好一旁凳子上,讓記者感到驚訝的是背篼底層還放置著洗衣粉和透明皂,楊清高所長小心翼翼地將洗衣粉和透明皂取出交到姜先壽老人手中,老人頓時熱淚盈眶,感動地說不出話。楊清高所長:“派出所通過安排,今天專程把“流動警務室”馱到你們村開展工作,再過兩個星期就要到中秋節了,天氣也逐漸涼了,所以帶了一些慰問物資前來慰問你老人家和你的兩個孫子,也提前祝愿你們節日愉快。”姜先壽老人:“感謝你們民警對我這么關心,上次你幫我馱來的鹽巴我到現在都還沒有吃完,今天你們又來看望我了,你們就像我的親人一樣。”民警們把慰問物資放好之后,正要與老人道別,姜先壽老人連忙拉起民警們的手,用感激的話語說:“現在都中午12點了,你們大家留下來吃飯了再走吧!”“我們還要去其他戶慰問,你不用麻煩了,在家里好好休息,照顧好兩個孫子。”楊清高所長與姜先壽老人握著手拜別。
“馬背派出所”慰問文斗村貧困戶姜先壽
離姜先壽老人家不遠處,就是孤寡老人龍友娣的家里,老人今年已94歲高齡,大兒子常年在外打工,二兒子英年早逝,三兒子現在家務農,家庭非常貧困,見到“馬背派出所”民警前來,兩手撐著地下,挪著腳步前來迎接,民警們見此情形,立馬把老人扶起來并端來凳子讓老人坐下,老人看到民警們送來慰問物資頓時淚水泗下,用滿懷感激話語連聲說道:“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民警們這時還打開月餅讓老人嘗鮮,老人是吃在嘴里感激在心里,當民警們將要起步離開時,老人緊緊地握著民警們的手遲遲舍不得放開……。
“馬背派出所”民警慰問文斗村貧困戶龍友娣
“馬背派出所”民警打開月餅讓老人龍友娣嘗鮮
病魔無情人有情。范小源家庭是文斗村的貧困戶之一,家里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其中一個女兒就讀高中,兩個女兒就讀初中,兒子外出打工現回家幫忙收谷子,為緩解家庭生活壓力,丈夫則常年在外打工掙錢寄回家。范小源由于患青光眼,目前雙目失明已有十年之久,并且身患風濕病痛無錢醫治病情正日益加重,一般都是一個人在家,大多時候都是用拐杖支撐身體在家里小心走動,聽到村支書介紹“馬背派出所”民警并帶來大米、棉被、棉衣、水果、月餅、洗衣粉、透明皂等等慰問物資,范小源激動不已雙手摸著民警們遞向她的慰問物資,雙目失明的她流出了股股熱淚,民警們離別時,范小源執意要民警們留下吃午飯,然而民警們依然是那句話:“我們還要到其他戶去慰問,你好好在家里休息,天氣冷了注意保暖,注意身體!”
“馬背派出所”慰問文斗村貧困戶范小源
下午2點10分,“馬背派出所”民警在村支書家簡單地吃了早飯又急沖沖地趕往田間幫助村里孤寡老人打谷子,民警們頂著日曬,冒著稻草灰刺皮膚的癢痛,在借助打谷機的幫助下,很快就幫助了全村孤寡獨居完成了稻谷的收割。文斗村村民姜廷化:“‘馬背派出所’民警每一次來到我我們文斗村都要走一個多小時的水路,爬一個多小時的山路,他們太辛苦了,每一次一打電話他們就很快過來,并且還為我們村的孤寡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帶來了慰問物資我們都不曉得要怎么感謝他們才好!”
“馬背派出所”為文斗村孤寡故居老人收割稻谷
文斗村村民姜廷化向記者接受記者采訪現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