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步走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路上的鎮遠縣江古鄉
一排排煙葉映襯下的烤房,一頭頭滿山奔跑的野豬,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新房……,一幅幅這樣的景色,是江古鄉抓黨建促發展,全力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的真實寫照。
作為一個農業鄉鎮,近年來,江古鄉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國發2號文件精神和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緊扣“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依托“糧食穩鄉、烤煙強鄉、畜牧立鄉、城鎮帶鄉、工業活鄉、科教興鄉”發展戰略,始終致力于改變“江古田大丘,三年兩不收,若是哪年得豐收,狗都不吃臘肉骨頭”的民謠現實,興修水利,發展產業,千方百計為老百姓創收,帶領老百姓致富,實現了黨建工作穩步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良好局面。
夯實組織建設基礎,抓好示范帶頭促發展
在黨建工作中,江古鄉黨委通過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和“基層組織建設年”等活動,制定了相關制度,通過制度明確相關責任,強化黨員干部服務意識,改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針對當前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鄉黨委從三個方面著手抓實黨建工作:一是繼續加強對村黨支部書記的培訓。鄉黨委組織熟悉黨務工作的領導和干部,通過“一對一”指導、集中學習、分片負責等方式進行培訓,讓基層黨組織的帶頭人熟悉黨建工作,懂得大政方針政策,掌握農村實用工作技巧,做好群眾的“主心骨”、發展的“領頭羊”、穩定的“頂梁柱”,做到關鍵時刻成為橋頭堡,平時當好當家人,帶領群眾發家致富,帶領村兩委攻堅克難,為推進基層各項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二是繼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以轉變機關作風為切入點,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服務群眾為宗旨,以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服務水平,創建服務型政府。同時加強干部政治理論水平,通過黨委中心學習組、支部會議、黨員培訓和干部會議進行集中學習黨的各項政策、重要會議精神和相關指示精神,提高干部綜合素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三是積極探索基層組織黨建工作的新方式。組織堡壘牢不牢,全看新發展黨員可靠不可靠,鄉黨委積極探索黨員管理的有效途徑,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注重在生產一線,工作一線、新經濟組織中發展年輕黨員,注重培養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覺悟高、綜合素養好的同志加入黨組織,不斷充實黨的新鮮血液,永葆黨的先進性。
為確保抓好黨建工作的同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鄉黨委、政府在各支部明確了2至3位政治素質高、思想覺悟高,敢闖、敢干、能干,并有一技之長,能帶領群眾致富的黨員作為黨員模范示范帶頭人,利用遠程教育站點進行農村實用技能培訓,通過一個模范黨員帶一片,實現一片黨員爭當先,促進一片經濟齊發展的增比進位態勢。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黨員模范帶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涌現出山背村36歲共產黨員黃懿君,通過5年的艱苦創業,現已發展為馴養野豬184頭,圈地1.7萬畝的野外養殖場,帶動周邊3個組39戶158人,年創收50余萬的養殖示范帶動典范;中所村黨員劉宗平,2010年返鄉后發展蛋雞、生豬養殖業,現已發展為飼養蛋雞2000余羽,圈舍占地360㎡的養殖場,實現了日產雞蛋1800余枚,帶動周邊2個組12戶52人參與到蛋雞養殖業中來;政府機關黨支部書記吳千澤,從領導崗位退居二線后,不消極、不怠工,主動配合黨委、政府領導做好各項工作,經常指導年輕干部開展工作,幫助年輕黨員破解思想困境,指引發展方向;離退休黨員龍祥遠,人老心不老,退休后返回老家種田種糧,經常幫助群眾調解矛盾糾紛,經常與年輕黨員、積極分子溝通交流,起到了以老帶新,傳承幫帶的作用,充分發揮了老黨員的余熱。
解放思想奮力趕超,做大做強現代農業產業園
在要錢沒錢,要水沒水,只有延綿大山和勤勞群眾的江古,引領全鄉老百姓發家致富成為考驗歷屆鄉黨委、政府執政能力的試金石。十六大以來,盡管在如何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上,每屆黨委政府都有所側重,但是,發展農業、做強農業成了不變的主題。尤其是近年來,緊抓烤煙產業不放松,實現了經濟社會大踏步前進,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一是農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烤煙產業不斷壯大。2012年,烤煙種植面積4900畝,預計產量110萬斤,烤煙生產值將突破1100萬元,是“十五”期末70萬元的15.7倍;新興發展了中藥材產業。全鄉以太子參、百合為重點的中藥材種植面積2000余畝,預計產值將達700萬元。中藥材種植產業成為了江古鄉農民新的創業致富增長點,填補了以往全鄉中藥材規模種植的空白;以野豬特色養殖專業化發展模式促進了傳統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全鄉涌現出規模養殖戶83戶,是2002年12戶的6.9倍,實現畜牧水產業產值4860萬元,是2002年657萬元的7.4倍。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一是“兩縱一橫”公路交通網絡基本形成。完成鎮遠至大嶺油路(江古段)改造29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3條125公里。二是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實施了12000余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0余座山塘除險加固、排洪排澇和灌溉水渠防滲維修工程。三是農業示范基地建設越做越大。形成了以桐子榜現代煙草科技示范園、壕口現代烤煙示范工場、舒家寨現代烤煙示范工場、兩叉路現代烤煙示范工場為代表的現代煙草農業核心區,建起了600畝的核桃基地1個, 1000畝的雜稻制種基地2個,300畝優質水蜜桃種植基地1個,養殖小區4個,創辦了1個面積100畝的蔬菜種植示范點,實施了300畝的藍莓種植基地建設。四是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實施了江古中學、江古小學校園標準化建設工程;江古中學、江古中心小學、大嶺學校寄宿制工程,白果小學、中所小學教學樓建設,鄉衛生院門診綜合樓和6個村衛生室建設、鄉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樓建設。五是實施了10個村級活動室和謝家灣組管委辦公樓建設,讓廣大黨員、群眾有了活動陣地。六是順利實施了原大溪、壕口、軍坡等9個貧困村的扶貧整村推進項目,讓貧困村的村容寨貌有了較大改善;
——民生保障得到新的提高。一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進,近年來,全鄉參合率始終保持在達95%以上,極大地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二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得到有效推進,逐步解決群眾老有所養的問題。三是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提標擴面,各項民政政策得到較好落實。四是大力實施安居工程,對農村住房最困難、最危險的484戶房屋進行了改造。五是通過“一折通”及時足額兌現各種惠民資金,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廣大人民群眾手中。
另外、工、青、婦、民兵、統戰、整臟治亂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信訪維穩等工作得到認真貫徹落實,全鄉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得到有效保障。
在黨建工作有效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江古鄉立足實際,緊緊圍繞“農”字大做文章,制定了未來發展總體規劃,對江古鄉進行有步驟、有側重、多層次的發展。
一是強勢打造現代煙草農業大鄉。烤煙產業作為江古鄉富民富財政的支柱產業,將繼續做大做強該產業。在現有的基礎上,對適宜種煙地區繼續進行總體規劃、合理部署,加大宣傳動員工作,通過干部、村干和種煙能手發動群眾種植烤煙,逐步擴大種植面積。2013年將實現烤煙種植6000畝,2016年力爭實現1.5萬畝烤煙種植,爭取煙草公司入駐江古。在烤煙產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圍繞烤煙產業做好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
二是做大做強生態畜牧業。作為一個農業鄉鎮,江古將依托豐富的草山草坡資源和現有的牲畜交易市場,充分利用當前政策,引導群眾發展野豬、竹鼠、石蛙等特色養殖和生豬、肉牛、肉羊等傳統養殖,通過抓好示范點建設,以點帶面,促進畜牧業發展。同時,將積極爭取引進2-3個農業加工企業入駐,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推進全農業產業全面發展。下一步,江古鄉將著手新建一個集肉牛、肉羊交易等為一體的大型畜禽交易市場,全力把江古打造成覆蓋周邊鄉鎮、縣市的跨地區、垮省畜禽交易中轉站。
三是加快實施小城鎮建設。江古鄉現已全力著手準備小城鎮建設開發,2012-2013年重點實施土地收儲、兩條主干道建設、集鎮美化亮化工程、給排水和電訊網絡設施以及休閑廣場、農貿市場、畜禽交易市場。2016年前完成江古小城鎮建設所有工程。通過小城鎮開發帶動工、商、農、貿等各行業的全面入駐江古,營造一個爭相發展的良好局面,借此帶動全鄉經濟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