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當兵,我不當兵,誰來保衛(wèi)祖國,誰來保衛(wèi)家……”一首《當兵的人》道出了所有有志青年的心聲。在月亮山麓、都柳江畔的從江縣處處演奏著苗、侗兒女參軍為家鄉(xiāng)爭光的贊歌。
從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少數(shù)民族貧困縣,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良好的擁軍優(yōu)撫環(huán)境和傳統(tǒng),使從江縣的青年應征入伍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從1991年至今,共應征入伍800余人無一責任退兵,在部隊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三等功以上有25人,為國防建設做出了貢獻,為家鄉(xiāng)爭了光。
秀塘鄉(xiāng)卡機村黃天文,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黃天文,壯族,1977年入伍,系中國人民解放軍120團八連戰(zhàn)士,剛入伍時,軍營駐扎在大山環(huán)抱的山溝里,更多的時候只能圍著山腳漫無目的的轉圈。如此閉塞的營地,單調的生活環(huán)境,與黃天文想象的軍營生活相距太遠,他很想不通,軍隊怎么能在這個山溝里,而且我竟然倒霉地分在這里當兵,過這種白天兵看兵,晚上數(shù)星星的日子。他想這就是一個軍人的日子嗎?
這是一段“煉獄”般的日子。新兵的訓練是每天必須完成一個5公里越野、10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0個桿端臂屈伸和一個100米沖刺,正規(guī)叫法是“五個一訓練法”。
終于在一天夜里,一個可怕的計劃被黃天文付諸實施了。趁大家熟睡之機翻墻逃出軍營,當時,只有一個念頭,實在是呆不下去了,我要回家。但很快,隊長就把在山里轉“昏頭”了的黃天文給擰了回來。他想這下徹底完了,這個虎背熊腰的家伙會怎么處置我呢?頓時腦子嗡嗡叫,只是一個勁地說:“隊長你放過我吧,我想回家,我受不了……”
“堂堂的七尺男兒,要有志氣!你這樣回去不怕給父母丟臉嗎?”隊長狠狠地把黃天文扔在地上。黑暗里,聽著隊長呼呼的喘氣聲,他害怕得躲在旁邊直抹眼淚。過了好一會兒,隊長輕輕地嘆了口氣,坐了下來,“別哭了,有什么委屈,好好跟我說說,你還小,你知道這一步走錯了,對你以后的生活是什么影響嗎?”
“隊長,我實在頂不住了。”
“全隊幾十號人,別人能做到的,你為什么不能呢?我們是軍人,你想想我們能做臨陣脫逃的懦夫?我們是兵,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軍人,必須學會在寂寞、艱苦中成長。”看著隊長,黃天文心里似乎讀懂了軍人的真實含義。
從那以后,黃天文在工作、訓練中吃苦耐勞,生病仍堅持訓練。軍訓中抓緊點滴時間苦練投彈、刺殺、瞄準等軍事技術,各項成績達到優(yōu)秀,年年受嘉獎。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開始,黃天文向連里遞交請戰(zhàn)書,表示“寧愿鮮血流,不讓祖國寸土丟。”八連奉命攻打61高地。攻打中,敵人設置一個加強連憑險頑抗,黃天文是機槍手,其所在排擔任主攻任務,并利用各種地形向敵陣地沖擊,黃天文借助手榴彈爆炸的煙霧繼續(xù)向敵制高點沖去,突破第一道防線后,端起機槍向敵人縱深猛烈射擊,就在黃天文向敵軍陣地沖鋒時,不幸身中兩彈,倒在地上,戰(zhàn)友把他抬到安全處,黃天文忍著劇痛堅持了整整10個小時,終因流血過多,于次日英勇犧牲,年僅22歲。部隊根據(jù)黃天文在戰(zhàn)斗中的表現(xiàn)追記二等功,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像黃天文這樣為國家拋頭顱撒熱血的從江籍戰(zhàn)士還有許多,正是他們的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安定的生活,為這座鑲嵌在綠水青山里的小城——從江爭得了榮譽和光彩!(中共從江縣委宣傳部 項彬)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