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在貴陽世紀金源大飯店召開大型苗侗風情舞臺秀——《銀·秀》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大型苗侗風情舞臺秀——《銀·秀》總導演邢時苗出席并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記者:大型苗侗風情舞臺秀——《銀·秀》的亮點是什么?
邢時苗:大型苗侗風情舞臺秀——《銀·秀》內容豐富,亮點頗多。總的概括為以下幾點:
國內首個大型室內立體全景苗侗風情秀。整臺演出強調高科技手段和現代舞美的運用,制造不同視角和全方位的感官體驗。觀眾觀看演出的視角是立體式全方位的。同時,《銀·秀》強調對苗侗歷史文化全景式的敘述方式,試圖從民族建筑、歷史、歌舞、服飾、民俗等多角度對多項黔東南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藝術表達;其綜合藝術表演形式十分豐富;“SHOW”這一國際流行的藝術表達形式更具時代感和時尚感。
首創國內先河,打造360度和旋轉風雨橋。演出中,《銀·秀》不僅把實景的風雨橋搬上舞臺,還創造性實現了其在舞臺上的360度旋轉。
現代高科技手段制造震撼藝術表現和超視覺感官體驗。演出運用全球最先進的舞美手段,以震撼的視頻畫面、宏大的音樂制作、華麗的舞臺裝飾、多組升降舞臺機械裝置及巨型實景道具相結合,制造變幻莫測的舞臺效果、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無限的遐想,給觀眾以震撼的藝術表現和 超視覺感官體驗。
現代藝術與原生態文化的完美融合。演出以苗侗原生態民族文化為魂,又對原生態文化進行了提煉和包裝,用富有藝術感染力地表現方式再現了黔東南苗侗民族“以美回答一切”的生活態度,從容、快樂的生活方式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民族信仰。比如苗族信奉樹崇拜,我們創造性的打造了一棵巨型的“銀樹”,這一華麗的實景舞美不僅視覺沖擊力強,整篇節目在“生命之樹”下構筑了一幅苗家人辛勤勞作、歌舞相伴、快樂從容的生活場景。還有《銀匠舞》這個節目,黔東南苗族銀飾煅造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創造性的將其與西方打擊樂融為一體,打造出了一個時尚而動感、極具觀賞性的節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文筱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