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從江縣被列入省級“縣為單位、整合資金、整鄉推進、連片開發”扶貧試點縣,該縣把宰便鎮列為全縣第一個實施整鄉推進扶貧開發的鄉鎮,項目計劃總投資5326萬元,其中:省級財政扶貧資金1000萬元(720萬元用于發展香豬產業,280萬元用于發展楠竹產業),縣發改、林業、農業、交通、水利等部門整合資金3751萬元配套實施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項目,群眾“一事一議“投工投勞折算375萬元。通過3年來上下共同努力,整鎮推進連片開發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加快。一是全面超額完成楠竹造林任務。全鎮共完成楠竹造林6021.51畝,占任務的114%。通過驗收成活率達85%以上面積5118.3畝,覆蓋全鎮15個行政村,6258人受益;二是香豬養殖規模不斷壯大。截止今年9月底,全鎮完成香豬養殖圈舍建設2809間,建筑面積達20565平方米,其中建示范養殖小區5個(宰便、宰帽、宰進、引東、擺把),共建標準圈舍1559間,面積達13269平方米,共扶持示范養殖戶163戶;群眾自建圈舍1250間,面積達7500平方米。飼養香豬種豬戶數達2173戶,其中:5頭以下1975戶、6-10頭111戶、11-29頭75戶、30-50頭7戶、100頭以上5戶,香豬存欄達13078頭,發展種香豬達8575頭,占任務的95.27%,覆蓋全鎮17個行政村,10017人受益。
基礎設施建設有效加強。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經縣委、縣政府協調,對相關部門配套項目和配套資金進行了調整,共整合資金達13099.04萬元,是原計劃的3.2倍。修建通村公路125公里,修建橋涵12座240米;修建自然村寨主干道及步道硬化54976平方米;實施安全飲用水工程11處,解決6871人安全飲水問題。修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18處,長33000米;修建防洪堤1300米;建設垃圾池47口;農村危房改造2295戶;建沼氣池340口,2720立方米,群眾行路難、飲水難、灌溉難、住房難等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圍繞群眾普遍關注的“教育、就醫、就業、養老”等民生問題,加快項目區社會事業發展,已新建文化站1棟,340平方米;建村衛生室12個,792平方米;建小學教學樓1棟420平方米,小學學生宿舍樓1棟430平方米,小學食堂1棟180平方米,群眾看病難、讀書難等問題明顯改觀。
生態和環境建設明顯改善。通過實施產業扶貧,大力發展香豬、楠竹、核桃等產業,推行“豬-沼-林”和“豬-沼-果”的生態養殖模式,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有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又綠化了荒山,美化了環境。(吳德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