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經濟開發區堅持實施工業化和城鎮化帶動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發展。
把工業化作為動力,通過工業化提升經濟實力,增強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能力。通過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并推進項目建設,目前該區已入駐工業企業88戶,其中建成投產的35戶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74億元、年創稅5億元。今年已新增7個產業項目投入試產,總投資19.47億元,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94億元,年創稅收9億元。在建項目26個,總投資144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650億元、年創稅50億元。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醫藥食品等主導產業,工業已成為經濟的支柱。
把城鎮化作為載體,通過城鎮化提升產業承載力,孕育更多產業,吸納更多農村人口在城鎮就業生活,縮小城鄉差別。目前已建成城市道路18條共40公里,建成居民自來水廠、企業供水廠、22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變電站各1座,鋪設燃氣管道16千米,擁有市場、銀行、大學、中小學校和醫院,中心城區面積達6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建設28.6公里長的7條道路、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生態移民萬人集中安置新區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不斷拓展城市規模,目前吸引了320戶企業、700戶個體工商戶入駐,促進了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解決就業4800余人。在建工業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可解決6萬個就業崗位。
把農業現代化作為基礎,通過農業現代化增加農民收入,支撐工業化、城鎮化發展。一方面扶持各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統一種養特色西瓜、紅薯、蔬菜和畜禽、水產等,做大“紅巖西瓜”、“白午紫色紅薯”、“鐮刀灣魚”等品牌。另一方面,積極引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項目,培育龍頭企業,目前已有8戶建成投產,生產食品和保健品,涌現出“玉夢食品”、“紫日茶業”等品牌。在建的食品加工項目有雨潤食品、天云食品、新希望農牧科技、苗都靈科技等5個,總投資11億元,打造食品工業園,做大城市,壯大工業,促進“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蔣建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