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
走“長途”比較劃算
出租車營運價格調整后,實際運作情況如何呢?12月17日,記者走上街頭“打的”進行了體驗。
凱里市區與經濟開發區相距13公里左右,在調整營運價格之前,從凱里乘坐出租車到開發區不屬于打表范圍,出租車均按照40至50元一個單程來收費。
在體驗中,記者第一趟就選擇從凱里行政中心前往開發區的車管所。上車后,駕駛員首先征求記者的意見,是打表還是議價,若議價,一個單程收40元。
記者要求打表,駕駛員二話沒說,拉下了計費表,便往開發區而去,約20分鐘,抵達目的地,記者注意到,全程有12公里多,票價是32元多,比議價的標準少了7元多。
“執行新的價格后,我還沒有來過開發區,現在心頭有底了。”駕駛員說,不過,他認為,按新的價格執行,跑像開發區這樣的“長途”沒有“議價時代”劃算。
第二次體驗,記者選擇從凱里國稅局到大十字,這一段全程2.2公里,出租車計費表顯示收費金額為6.8元。“按照以前的計費標準,應收車費5元,外加1元的燃油附加費,總計就是6元。”出租車司機楊師傅說,他認為執行新計費標準后,跑“短途”拿到的錢比以前多。
出租車司機:
收入有所減少
記者對多位駕駛員進行了采訪,他們多數人對新的計費標準有“意見”。
出租車司機許師傅說,按照新的計費標準執行,出租車跑開發區、開懷、三棵樹等地就不劃算。“原來去開發區一個單程可收車費約50元,現在打表只有30多元,如果是放空返回,那就更虧。”許師傅說。
出租車司機羅師傅告訴記者,執行新的計費標準后,他感覺打車的乘客略有減少了,因為超出2公里后的計費標準偏高,乘客還無法適應。“乘客減少是有帳可算的,每天跑車的收入比以往減少了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羅師傅說。
李師傅認為新的計費標準不合理,現今凱里頻頻出現了堵車現象,出租車被堵,影響營運,應考慮“候時費”,但新的計費方案對這“候時費”置之不理。
也有駕駛員為新標準“唱贊歌”,楊師傅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執行新標準有兩大好處。首先,去開發區、三棵樹、開懷等地的乘客選擇乘出租車的多了。“以前,我平均每周去開發區一次,現在不同了,一天要跑上好幾趟,僅12月16日,就去了三次,而且每次回來,也都攬到乘客。”楊師傅說,所以他建議其他駕駛員不要害怕“長途”,錢收少了,但趟數增加了,這也能賺錢,正所謂“薄利多銷”。
楊師傅認為執行新標準的第二個好處是收費明明白白,駕駛員和乘客,大家心里都舒服。
“以前,我向一位外地乘客索要1元的燃油附件費,他的答復是表上如何顯示就如何給,國家已給出租車發放了燃油補貼,怎么還向乘客征收呢。我看解釋不清楚,只好作罷。”楊師傅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