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全國實施“十二五”規劃和“358”找礦計劃的第二年,也是我省實施“235”地質找礦目標的第二年,又迎來了“國發2號文”促進貴州發展的春風。貴州省地礦局101隊在省、局的統一部署下,加大實施找礦突破項目的同時,繼續發揮技術優勢,始終以地質工作服務社會為己任,把地下水勘查、地質災害調查等公益性地質項目列入了今年工作重中之重。
2010年,101隊在省內抗旱打井中成績顯著,2011年又在支援河南、省內抗旱打井中勝利完成了國土廳下達的50口井和支持地方13口井的施工任務,為抗旱保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繼2008年完成凱里、三穗、榕江和麻江4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后,2011年該隊首次承擔縣(市)重點地區重大地質災害隱患詳細調查項目。
實施地下水勘查是省委、省政府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的一項重要惠民舉措,是省政府賦予地勘單位的一項重要職責。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2012年新增機井800口的要求,該隊為了提高成井率和擴增打井數量,近日正緊鑼密鼓地新購置打井設備、物探設備和組建地質、物探工作組,以實現地質、物探、打井工作一條龍,以最快速度實現成井保障民生。與此同時,僅一個月時間,國土廳下達的開展1:20萬羅城、三江、榕江、黎平、劍河、鎮遠和會同幅289口巖溶大泉及地下河枯季測流野外工作已完成,為開發地下河和巖溶大泉提供了依據。
作為國內專業金剛石找礦隊伍之一,該隊曾在鎮遠馬坪發現了國內第一個含金剛石原生礦巖體,推動了全國金剛石原生礦找礦工作,打破了中國無金剛石原生礦的神話。
新時期肩負新使命。繼承先輩精神,該隊地質人傳承發揚“三光榮”精神,積極做好地下水勘查。“提高抗旱應急能力”為民生,開展地質災害調查;“加強環境保護”保民生,全力為國土資源“一張圖”工程做好技術支撐。為我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王康年 凌忠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