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省委的統一部署,黔東南州縣鄉領導班子集中換屆于2011年5月全面啟動。州委把換屆作為全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擺在突出位置,組織全州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認真貫徹中央、省委和省委組織部關于換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保證了換屆工作平穩有序健康推進。2011年12月19日,隨著凱里市“兩會”的勝利閉幕,黔東南州縣鄉換屆工作在風清氣正的氛圍中落下帷幕,全州16個縣(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和204個鄉(鎮)黨委、人大、政府順利完成了換屆選舉任務,換屆人選全部高票或滿票當選,一批政治堅定、實績突出、基層工作經驗豐富、基層干部群眾認可的優秀干部被選拔進各級領導班子,為全州加速發展、增比進位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加強組織領導 超前謀劃部署換屆
這次縣鄉換屆,是黔東南州圍繞“加速發展、加快轉型、奮力趕超、推動跨越”主基調和實施“工業強州、城鎮帶州、旅游活州”三大重點戰略、啟動“十二五”規劃的關鍵時期進行的,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州委從全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對這次換屆工作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超前謀劃部署,著力在做實、做細、做到位上下功夫。省換屆工作會議召開后,州委先后多次召開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制定下發了《中共黔東南州委關于認真做好縣(市)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的通知》、《關于認真做好鄉鎮領導班子換屆工作的通知》、《中共黔東南州委關于印發州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做好州和縣鄉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工作的意見》、《關于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嚴肅紀律要求確保換屆風清氣正的通知》、《黔東南州縣(市)換屆考察工作流程等換屆工作指導性文件,增強了換屆工作的程序性、嚴密性和可操作性。在換屆工作啟動前,州委組織部對各級領導班子結構進行剖析,重點對縣(市)領導班子職數及配備、黨政班子專業知識結構、年齡結構、黨外干部及后備干部、人員調整變動等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并對全州16個縣(市)、204個鄉(鎮)領導班子結構逐一認真分析,有針對性地建立了“黨外干部”、“婦女干部”、“37歲以下年輕干部”、“年滿57歲縣級領導干部”、“縣級后備干部”等信息庫,做到底數清,情況明。與此同時,州縣鄉相繼成立換屆領導小組、組建辦事機構,建立了領導有力、上下統一、協調一致的工作機制。州縣兩級分別召開動員會部署,組建換屆工作督導組和指導組,對換屆選舉工作、執行政策法規、嚴肅換屆紀律等情況進行全方位指導、督促,確保了換屆工作始終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有序推進。
堅持正確導向 選好配強領導班子
為了選準干部、配強班子,黔東南州始終堅持“六項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堅持人崗相適、建設發展型領導班子的原則,堅持群眾公認、又不簡單以票取人的原則,堅持基層一線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五湖四海的原則,堅持梯次配備,優化班子結構的原則),真正選拔政治堅定、原則性強、清正廉潔、道德高尚、干部群眾信任的干部,著力選拔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促和諧、思路好、能力強、實績突出的干部,大力選拔為民用權、為民辦事、為民謀利的干部,注重選拔具有基層領導經歷和工作經歷的干部。堅持以民意為基礎,普遍實行差額考察、差額醞釀,著力考準察實干部,保證更優秀、更適合崗位需要的人才脫穎而出,樹立了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各級黨委在統籌縣鄉換屆人事安排方案時,通過反復溝通醞釀,廣泛征求意見,做到“三個尊重”(充分尊重民意,尊重考察組及組長的意見,尊重縣鄉黨委及縣鄉黨委書記的意見),努力實現縣鄉領導班子成員在年齡、經歷、專長、性格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增強班子結構功能。換屆后,縣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平均年齡分別為42.25歲、35.79歲?h鄉領導班子學歷層次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縣(市)黨政正職全部是大專以上學歷,具有研究生學歷人數比上屆增加9人。這次該州縣鄉換屆,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大力選拔基層干部,較好地樹立了干部成長于基層、鍛煉于基層、選拔于基層的導向。新進入班子的500余名鄉鎮黨委委員中,400人來自鄉鎮一線;縣(市)班子換屆新提拔干部201名,其中138人具有3年以上鄉鎮或企事業單位領導工作經歷,直接從鄉鎮黨政正職崗位提拔48人;408名鄉鎮黨政正職一般具有鄉鎮(街道)工作經歷,其中204名鄉鎮黨委書記中,124名擔任過鄉鎮長。32名縣(市)黨政正職中31名具有副職領導崗位經歷,其中擔任過鄉鎮黨政正職的18名。
充分發揚民主 切實落實干部“四權”
始終把發揚民主貫穿換屆工作全過程,努力拓寬黨員群眾發表意愿的民主渠道,進一步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全面實行縣鄉領導班子成員全額定向推薦和差額考察工作,對符合繼續提名條件和擬新進班子人選進行深入考察,并在一定范圍進行公示。在這次縣(市)換屆考察中,全州共有2764人參加了會議推薦,1998人參加個別談話推薦。在重點考察過程中,州委換屆干部考察組共分赴290個單位對242名重點考察對象進行考察,共有11508人參加會議征求意見,17467人次參加個別談話征求意見,6274人參加了擬提拔人選民意調查。對在現崗位工作不滿3年的考察對象進行了延伸考察。嚴格按照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相關規定,對在民主推薦中有問題的8人不列為重點考察對象;對在重點考察中發現問題并經核實的10人不列為提拔人選。注重從基層一線推選代表,根據黨員隊伍變化改善代表結構,加大優秀工人和農民黨員推選力度,縣鄉一線黨員代表比例分別提高到50%、66.42%,較上屆提高5.58%、2.9%;縣鄉一線人大代表比例分別提高到61.96%、75.98%,較上屆提高3.03%、2.21%。認真落實代表產生程序要求,差額選舉代表的比例在以往基礎上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普遍高于23%。堅持書記親自抓,集體研究討論,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進一步明確了科學發展思路,黨委、政府工作報告充分反映了群眾意愿,切實做到“代表記得住、群眾聽得懂、干部好操作、工作能落實”。
推進改革創新 提升組織工作滿意度
緊緊抓住縣鄉換屆的有利時機,鞏固和擴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運用到干部選拔任用和換屆工作中,以科學、民主的選人來提升組織工作滿意度。州縣兩級黨委從進一步擴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規范人選初始提名、改進和完善推薦考察工作、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出發,結合領導班子換屆,選好配強縣鄉黨政“一把手”。2011年7月,州委采取組織部門推薦、領導干部推薦(在職州級干部、州直部門主要負責人、縣<市>四大班子主要負責同志)、個人自薦三種方式提名參推人選,州委召開全州領導干部會議,推薦出縣(市)委書記、縣(市)長初步人選。在此基礎上,結合換屆縣(市)班子配備需要,經過反復溝通醞釀,提出了丹寨等8個縣縣長人事安排初步方案,并進行差額考察。麻江縣在鄉鎮黨委換屆中以“四提名(鄉鎮黨委提名、縣直部門黨組織提名、領導干部提名、個人自薦)、三差額(差額推薦、差額考察、差額醞釀)、一票決(常委會差額票決)”方式選拔了5名鄉鎮領導干部,其經驗入選了中組部《鄉鎮黨委換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100例》;鎮遠縣采取縣委全委會差額提名推薦的形式確定鄉鎮黨政正職初始提名人選;雷山縣通過組織部門提名和領導干部署名提名的方式推薦鄉鎮黨政正職人選,根據領導干部會議民主推薦情況和全額定向民主推薦情況,結合工作實績、年度考核、推薦人選的性格搭配等進行綜合分析,確定了4名鄉鎮黨政正職人選。這些創新做法,從制度機制上遏制了拉票賄選、說情跑要,保證了風清氣正,提高了組織工作滿意度和選人用人公信度。
嚴肅換屆紀律 確保換屆風清氣正
換屆環境是否風清氣正,直接關系到換屆成敗。在換屆中,州委高度重視換屆紀律工作,把嚴肅換屆紀律貫穿于換屆工作全過程,堅持嚴明紀律、嚴肅教育、嚴格監督,采取了一系列堅決有力的舉措,確?h鄉換屆風清氣正。堅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通過電視報道、開辟宣傳欄、發送短信、廣播宣傳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嚴肅換屆紀律的有關要求。共印制各種宣傳“5個嚴禁、17個不準和5個一律”小手冊、口袋書、明白卡等116980余冊(張),發信息通訊50余篇,各級電視臺播報170余期,發送手機短信30余萬人(次),組織知識測試60余次、5萬多人(次)參加。縣鄉換屆推薦考察前問卷調查中,全州204個鄉鎮的13503名參會人員、16個縣(市)的2758名參會人員對“5個嚴禁、17個不準和5個一律”的知曉率全部達到了100%。州委組織部共登記受理“12380”舉報300件,均及時按照有關規定認真進行了處理,其中對反映線索清楚的違反換屆紀律的12件舉報及時進行督辦,經查核,未發現有違反換屆紀律的情況。在換屆中,全州204個鄉鎮共有12651名黨代表、10310名人大代表參加換屆風氣測評,滿意度分值分別是99.97分和100分。16個縣(市)共有4227名黨代表、2752名人大代表、2492名政協委員參加了換屆風氣測評,滿意度分值分別為100分、100分和99.98分,全部超過了中央、省委關于換屆風氣滿意度測評分值要達到98分的要求。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