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是北方的人,在北方有一份好的工作,但是你為什么想到黔東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級中學擔任一名教師?”
王罡:“我的夢想是想做一名老師,大四畢業的我并沒有找到一份當老師的工作,畢業一年以后,終于通過我的一位朋友介紹,得知黔東南這邊的教育條件相比北方要欠缺得多,所以我就自薦到黔東南這所學校工作。”
記者:“你來到這邊當老師以后,看到這里的同學,你的第一感覺是什么?和你當初的所想的一樣么?”
王罡:“剛開始的感覺不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很多都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到學校看到學生和學生看到我以后,通過長期和學生的交流,很多學生都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的也想考大學,將來找份好工作。”
記者:“你有沒有想你教的這14為同學能全部成功考取大學?”
王罡:“我從來都沒有想到過,因為學生學這個美術專業的時間比較短,所以當初沒有想到過學生能夠全部考取。”
記者:“當你知道他們我全部考取大學以后,你心里的感覺是怎樣的?”
王罡:“我沒有想到過他,他們能夠全部考取大學,現在心里很開心。”
記者:“現在這些學生都成功考取大學了,回想以前,你在給學生上美術課的期間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王罡:“在我印象中,這些學生對素描的掌握還是比較慢,最大的困難可能也就是素描了,那么色彩繪畫還是比較可以的。”
據了解,王罡老師2009年7月自薦到黔東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級中學校工作(代課)。曾擔任“雙語班”教師,現接任高中美術專業課教學,他以自己精湛的技藝,耐心的教導,使毫無基礎的同學們美術水平直線上升。其中吳勝凱、嚴國軍、李雪梅、牛大莉等同學目前的美術專業能力已完全達到許多高校的入學專業要求。每一個雙休日的上午,寂靜的畫室內,你總能發現一個高大的身影,在真誠、耐心而細致的指導美術班同學練習繪畫。經過王罡老師兩年多的不懈努力,2011年已正式被黔東南人社局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隨后,記者就特殊教育工作等相關問題采訪到了該校的校長王路斌。
圖為黔東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級中學校長王路斌接受記者采訪現場
記者:“王校長您好!請問您做特殊教育工作多少年了?”
王路斌校長:“我從事這份特殊教育工作已經將近20年了。”
記者:“那么作為你個人,你是怎樣理解特殊教育的?”
王路斌校長:“首先,我認為特殊教育是我們黨和政府的關愛弱勢群體,關注民生的具體的體現。”
記者:“作為你個人來說,特殊教育與一般的教育有哪些不同點?”
王路斌校長:“我認為,首先是教育的對象不同,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身患殘疾的孩子。其次是教學的方法與一般教育也是有所區別,但是特殊教育和一般教育的最終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人才。”
記者:“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與一般教育的老師,在教育教學素質上有什么要求?”
王路斌校長:“特殊教育因為他的特殊性,我認為,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首先要愛字當頭,要具備愛心,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事業,一定要關愛我們的孩子,要用像父親、母親這樣的心情去關注我們的殘疾孩子。其次,我認為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去學習和理解殘疾孩子的心理變化狀態,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的能夠與殘疾孩子進行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最終才能成為這些孩子們的良師義母。”
記者:“特殊教育學校這些年來,不管是在硬件或是軟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請問一下這些都是怎么做到的?”
王路斌校長:“首先,這是黨委政府對于我們特殊教育事業的關心和重視,學校的發展最重要的事黨委、政府的支持,那么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幫助,那么作為我們學校是黔東南州唯一的一所州屬特殊教育學校,我們一方面是充分的依靠州委、州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進一步擴展我們自己的工作思路,尋求工作的方法,要與省、州以及其他的部門加強聯系、加強溝通,求的他們的理解,最終給我們支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