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國際寒武系內部再劃分野外工作會議暨凱里生物群發現30周年國際會議
6月12日上午,黔東南州在州政府西樓會議室舉行“第17屆國際寒武系內部再劃分野外工作會議暨凱里生物群發現30周年國際會議”歡迎儀式,副州長姜學東代表州政府對來自美國、瑞典、俄羅斯等12個國家的26位國外專家和37位國內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姜學東說,地質遺跡是地球不可再生資源,是人類寶貴財富,黔東南州各級人民政府極其重視保護工作。30多年來,建立了革東古生物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積極申報獲得了國土資源部授予的貴州黔東南苗嶺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同時,共計投入了1.7億元人民幣保護地質遺跡。他表示,在國家地層委員會寒武系分會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國際、國內專家的幫助和努力下,黔東南州的地質遺跡保護工作一定能夠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績。
專家代表表示,黔東南的自然生態系統保存完好,交通優勢明顯,各族先民們創造了絢麗多姿、享譽海外的文化。同時,黔東南寒武系地層發育齊全,古生物化石豐富。凱里生物群,經過30年的發掘與研究,現已成為由10個大門類、120多屬動物化石組成的含有大量軟軀體動物化石的世界三大布爾吉斯頁巖型生物群之一,是研究寒武系生命大爆發的重要窗口。
儀式后,與會地質專家將在黔東南進行為期4天考察活動。(張鴻)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