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環保廳近日開展核技術利用專項行動,檢查組分別對全省使用Ⅰ、Ⅱ類放射源的貴陽市肺科醫院、省電建二公司、都勻發電有限公司福泉電廠等16家單位、企業進行全面抽查,結果發現存在規章制度不健全,應急措施不完善,執行制度不嚴格,專職管理人員調動頻繁等問題,檢查組對有關單位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
環保廳核輻射安全管理處杜工程師介紹,專項行動主要從放射設施和管理制度兩方面進行檢查。貴陽市肺科醫院體伽刀、頭伽刀操縱控制、出入控制、標識、管理制度、監測、人員、應急等50余項指標接受逐一檢查,檢查人員認為該院在各項管理制度、應急措施、操作規程、執行環保法律法規等方面做得較好,但仍然存在不足。檢查組要求該醫院對缺少放射源更換制度、監測儀表使用與效驗制度、火災報警系統等情況進行限期整改。
2010年經省環保廳對35家單位審批、發放輻射安全許可證(有效期至2015年), 其中使用Ⅰ、Ⅱ類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潛在危害程度較高放射源的單位共9家,都是醫療機構。
情況緊急時如何防輻射?
如果大氣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普通市民該怎樣防范?貴陽市疾控中心專家告訴記者,當放射性物質向大氣釋放時,首先要遠離放射源,盡可能縮短被照射時間。其次要注意屏蔽,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用鉛板、鋼板或墻壁擋住或降低照射強度。簡單說,情況緊急時防輻射有簡單三招:穿雨衣、戴墨鏡、洗淋浴,可減少身體吸收射線的數量。
萬一不小心受到放射會有什么后果?一般來說,急性初期癥狀有惡心、嘔吐、發熱、腹瀉。如受輻射比較嚴重,發展到了極期則有感染、出血和胃腸癥狀。最嚴重的則是腦部出現癥狀,可能是神經系統受到影響。市民如果懷疑自己患放射性疾病,可以到省、市疾控中心,盡早檢查盡早治療。如果診斷出是受到較淺的輻射,可以口服或靜脈注射促排藥來治療。相對嚴重的,就要接受骨髓移植治療。
市場上有沒有真正的防輻射服?
疾控中心專家稱,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被輻射”,但輻射量很小。通常一個人在1年間承受的自然輻射不能超過1000微西弗,其中從宇宙來的輻射量只有0.39微西弗,從食物中受到0.29微西弗,從大地中受到0.48微西弗,呼吸空氣受到1.26微西弗。但接受醫學治療時,做一次胃部X射線檢查的輻射量達到600微西弗,做一次胸部X射線檢查的輻射量也有50微西弗。
市場上有沒有真正的防輻射衣服?專家說,由于我國目前對民用防輻射服還未出臺明確的標準規范,導致有人給消費者制造“誤區”。有些商家稱銀纖維的防輻射功能好,一件銀纖維制成的防輻射服賣到六七百元左右。其實這只是炒作,防輻射服并沒有銀纖維含量達到多少百分比的說法。有些防輻射服的金屬涂層,只要多洗滌幾次防輻射層就完全失去作用。(記者 李朝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