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記者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州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達10241億元,同比增長23.5%,增速在全國排名第三位,貴州經濟運行出現首個萬億數字;各項貸款余額達8060億元,同比增長22.5%,增速在全國排名第五位,貴州金融跑步進入“萬億俱樂部”。
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省金融辦主任周道許說,存款余額突破萬億元是一個重要標志,從金融發展角度印證了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到了新起點,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加快推進全省金融業改革發展,形成主業鮮明、功能互補、融資便利、運作良好、治理規范的金融服務體系和風險防范體系,建立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融資需求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制,繼續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繼續抓好鞏固和擴大融資規模工作。一是積極爭取信貸規模。抓住信貸融資這一主渠道不放松,千方百計向各金融機構總部爭規模、爭政策。同時要準備一批好的項目,實現金融與項目的有效對接。二是加快資本市場融資。努力解決我省上市公司數量少、規模小、上市籌資和再融資能力弱的問題,積極培育上市后備企業,千方百計支持優質特色企業上市融資。積極推廣債務融資工具,主動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總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等部委、行業組織的溝通對接,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利用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金融工具進行直接融資。三是促進創業投資、股權融資等新型融資方式的運用。要進一步加強與各類投資機構的密切聯系,積極引入創投基金、風投基金和產業基金,投資貴州省特色優質企業,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第二,繼續抓好地方金融機構建設工作。要堅持“三個并舉”,加大貴州省金融機構建設力度。一是堅持引進金融機構與發展地方金融機構并舉。吸引和鼓勵省內外有實力的發起人到縣域地區設立村鎮銀行,實現村鎮銀行縣域全覆蓋。加速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積極培育轄內融資性擔保機構。二是堅持發展銀行業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并舉。在大力支持發展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同時,鼓勵和支持證券、期貨、信托、保險、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進駐貴州省。三是堅持引進金融增量和盤活金融存量并舉。在積極引進外來資金實現金融增量的同時,要深化現有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用足用好自身資源,充分挖掘內部潛力。
第三,繼續抓好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工作。一是全力支持推動工業經濟總量擴張。要將金融與“工業強省”戰略和重點產業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工業強省”戰略調整信貸結構,有效擴大工業投資信貸總量,助推工業總量實現快速增長。二是重點支持產業園區完善基礎設施、推進產業集聚。在利用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貸款的基礎上,要充分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園區建設,形成以政府投資為主導、業主投資為主體、金融及社會資金支持的多元化融資渠道。三是大力支持城鎮化建設。城鎮化作為我省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貴州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擔。當前,貴州省城鎮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發展潛力大,金融機構要有超前意識,把支持城鎮化建設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第四,繼續抓好營造良好金融環境工作。一是加強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貴州省要保持資金持續凈流入的良好態勢,必須構筑金融高地——將貴陽打造成為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務西部的區域金融中心,推動實現金融資源和資金有效快速聚集。二是完善金融政策機制建設。制定支持金融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有針對性地激勵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在黔設立分支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開展直接融資、創新金融服務。三是強化金融意識培養和人才建設。要提高領導干部金融意識,加強金融高端人才隊伍建設。四是嚴格防范金融風險,維護地方金融穩定。要將防范金融風險作為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的重點工作不斷推進,提升金融生態環境質量。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以打擊非法集資為重點,加強金融風險防控和金融機構內部案件防控,切實做好地方金融維穩工作。
存款余額突破1萬億元、貸款余額超過8千億元標志著貴州省金融業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貴州將乘勢而上,推動金融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到“十二五”期末,力爭全省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8000億元以上、貸款余額達到14000億元以上、上市公司達到40戶以上、保費收入突破300億元,均比2011年翻一番;村鎮銀行實現縣域全覆蓋、小額貸款公司實現鄉鎮全覆蓋。(陳泳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