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五保戶楊德燦得到救濟糧笑了
平甫村72歲的獨生子女戶陳再衍得到救濟糧
8月21日早上,天柱縣社學鄉(xiāng)政府門口人頭攢動,一個個笑逐顏開,有拉馬車來拉救濟糧的,有拿面包車來拉救濟糧的,也有拿貨的來拉救濟糧的……顯得非常熱鬧。
原來,正值夏秋之交,天干地旱,很多貧困家庭已經是青黃不接了。為切實解決糧食收割前社學鄉(xiāng)五保戶、低保戶、計生困難戶等對象的實際生活困難,保障他們最基本的生活,社學鄉(xiāng)政府從縣民政局籌集救濟糧2.7萬公斤,在貧困家庭急需糧食下鍋的時候,將黨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中。在發(fā)放季節(jié)性救濟糧之前,社學鄉(xiāng)政府還深入開展“走千戶、進農村、訪實情、解民憂”活動,通過“走千戶”、“進農村”,對農村困難戶進行調查摸底,記錄他們的住址、家庭基本情況、存在的困難、提出困難解決的辦法;在這過程中,社學鄉(xiāng)政府嚴把源頭關、公示關和到戶關,確保季節(jié)性救濟糧用在真正特困戶的身上。
“感謝鄉(xiāng)政府給我們五保戶送來救濟糧,緩解了我們眼前的困難。”8月21日,社學鄉(xiāng)平甫村9隊64歲的五保戶楊德燦老人激動地對筆者說。平甫村72歲瞎了右眼的獨生子女戶陳再衍也哽咽著說:“還是共產黨好,在我困難的時候送糧食給我,我老了也有飯吃。”今天,社學鄉(xiāng)有15個村1069戶困難群眾獲得鄉(xiāng)政府提供的2.7萬公斤的季節(jié)性救濟糧,平均每人得到50斤,足夠解決秋收糧食收割前的吃飯難問題。(陳光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