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是寨頭“接龍橋”、和“婚俗”表演的記念日子,每逢這天,寨頭的苗族同胞都會以最隆重的“長桌宴”作為待客禮儀接待來自遠方的客人,用精彩的舞蹈和滿桌的美食來展示苗家人好客與熱情。
“二月二”的一大早,我隨著三穗縣寫作學會的會員一起坐車來到寨頭。天下著小雨,風吹來,還感覺有一些寒冷。早上我們看完了隆重、盛大、神秘的“接龍橋”祭祀后便來到寨頭苗族風情園。風情園坐落于寨頭山腳下的田地中央,一條小小的河流從野霧山的上由蜿蜿游來,又從寨頭流向遠方。風情園是全木制結構,一樓一底,格子雕花軒窗和回廊,一切都是那么美觀對稱,一只小鳥從細雨中飛來,站在屋檐上,此時,讓我想起去年的一段情。那是一個初秋的下午,風卷著落葉,我一個人在殘陽的余暉下散步,一個如夢如詩的女孩在秋風染紅了楓葉的樹下彈著琵琶,輕輕的音樂,優美浪漫的旋律把古河灘邊的蘆葦在秋風中呼嘯了發白,把東嶺上寺廟邊的野菊花在秋霜中倦開著情意,琴聲在她的指尖流淌,青澀在我的心里纏綿。這一天,一切都來得那么突然,也消失得那么突然!眼前的稻田一片空曠,一切都變得那么寧靜和悠遠。天空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也變得淺藍而又高遠,小河里的水也流淌著些愁悵,一陣清涼的風夾著菊花的香味飄來,這個季節變得溫暖而又清涼。
我沒有傷心過,可是這次,是真的感受到了心里的憂傷。
那只小鳥又從細雨中飛走,帶走了我的思念帶走了我的憂傷!
天依然下著小雨,風情園聚集了來自遠方和鄰縣的客人,寨頭的男女老少在做飯罷卓,忙里忙外。兩個小時后,屋子里院子里都罷上了長卓,盛裝打扮的苗族姑娘滿臉笑容,邀請客人入席,等客人聚齊落座,長桌宴開始了。宴席上,道道佳肴香噴入鼻,有一道尤其引人注目,那就是苗家的爛菜煮魚。爛菜煮魚是寨頭節日菜肴里必有的美味。爛菜煮魚是特別講究的,必須是河里的清水魚,不要太大,一般在三斤為宜,而且只要母魚,因母魚嫩而不老。菜要綠色青菜,剛抽嫩臺的最好,先把青菜煮好冷放備用,做時把剛從河里撈來的魚洗凈與爛菜一起煮,加少許大米,小火熬時,不要翻動魚身,一直到看得見黏稠聞到魚香為止。
煮好的爛菜魚,噴香四溢,擺長桌宴這是不可少的一道菜式。大塊雞肉和大塊肥肉,還有各種好吃的苗家菜,卓子上擺得滿滿的,真是豐盛,吃時蘸點辣椒水,一大口肉,一大口酒,一邊是清香的爛菜魚,一邊是苗家美麗的姑娘,一邊勸菜一邊與客人碰杯,幾杯香噴的米酒下肚,美女的臉上泛起了一朵朵紅云,又美好又羞澀。美女與客人敬酒碰杯,與我喝交杯酒,輕輕的手尖相接,眼神相對,瞬間的幸福在細雨中纏綿。
坐長卓宴,品味寨頭美食,一曲曲苗族飛歌恍如天籟從云邊飄來。來自五湖四海本不相識的游客頓時沒有了距離,吃著聊著,喝著唱著,樓上樓下,站滿了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影愛好者,攝像機和照相機的像的快門在不停地閃動,幸福與情感在交流,美好在這里劃成了曲線。
就在這時,盛裝打扮的苗家姑娘,笑顏如花,一個個走到了你的面前。端著大碗米酒,她們唱起動聽的歌,站到你的面前敬酒,姣好的面容,燦爛的笑語,讓客人醉在歌里,醉在酒里,陶醉在姑娘的美麗里。
美景當前,把酒飲歡,齒頰間那若有若無的香醇讓人心醉……
春雨綿綿,夜色垂垂,我們與苗家姑娘合影,與苗家姑娘傾談,宴席還在繼續,燈光下,游客與姑娘們對歌,唱到興頭時,一個愜意的擁抱,一曲歡快起舞,一次美好的餐宴,一次美好的懈逅,一次美好的約會。
帶著幸福和醉意,坐上車,抬頭再看看風情園,長卓宴的幸福和美麗的苗家姑娘隨我的心遠走。(童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