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租房生活理念
租房應該成為一種新的住房消費理念。
雖然國內租房市場早已有之,而且現在已經變得相對比較成熟,能夠滿足各種類型的需求。但不可否認的是,租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為之,其實在我們的內心深處,置業一直為第一選擇,不管條件是否允許。
但海外國家和地區卻并非如此。有數據表明,有六成德國人一輩子不買房,在1993年,德國人擁有產權房的比例為39%,雖然過去了18年,但這一比例僅上升了4%,可見德國很流行租房。在德國,除了帶子女的家庭和高收入者,單身家庭租房比例高達72%,無子女家庭租房比重也達到52%。雖然英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自有住房比例高達80%左右,但縱觀整個歐盟國家,自有住房比例也不過60%左右。
我們的鄰國日本,雖然同為東亞國家,對土地有著很深的情結,但因為房價高昂,日本大多數年輕人不僅在結婚時選擇租房,婚后相當長一段時間也是過著租房的日子。數據表明,日本租房結婚者比例高達67.1%,40歲以下的人群租房居住成為常態。
由此可見,租房應該成為住房消費中的一種選擇。在尚未達到購買自有住房的情形下,不妨先主動選擇租房,這樣既可以避免自己因為買房而背負沉重的財務負擔,也能安排財力用在其他的地方,比如投資理財,再比如自身充電。即使是對于已經具備了購房條件的人群來說,也可以靈活安排自己的財務計劃,并不一定要把全部家當都押在房產上,從而失去了提高生活品質的機會。
不過,由于目前租房市場并不是很規范、保障性力度不夠、保障租客制度不全、扶持力度偏弱等問題,但這些都不是阻礙我們選擇租房居住理念的理由,因為這些問題終會得到解決。我們已經欣喜地看到,國家在住房租賃市場建設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重拾公租房、廉租房建設,加大租賃住房供應等,通過種種行之有效的引導,租房會慢慢變成一種可行的住房消費方式。
租房,應該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孟言說著說著就笑了起來:“既然選擇租房了,那就要租出生活品質來嘛!”
孟言的幸福租房生活
“那時候我們就很前衛地當上了雙租客呢!”從2005年開始就選擇了租房生活的孟言,說起自己租房的經歷,仿佛有說不完的小故事和小插曲。他略顯靦腆地沖記者笑笑說:“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家也真算是蠻非主流的了吧。”
32歲的孟言早已身為人父,6歲的兒子明年也要上小學了。孟言和妻子邱雨都是普通的公司職員,月收入加起來大概12000元。不同于早早就背起房貸安心做房奴的同齡人,住在中環內地鐵站附近的孟言一家不但沒有月供的壓力,每月在住房租金方面也只要拿出2500元,這讓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過得游刃有余。“算是比較有滋有味了吧,平時一般想吃點什么、買點什么,都沒什么太大壓力,還蠻樂在其中的。”孟言面帶著微笑接著說道,“當初剛結婚的時候可沒少折騰呢!”
租套房子來結婚
原來,2004年的時候孟言和邱雨就開始籌備結婚,因為雙方的家境都不富裕,看著房價一年年高不可攀的邱雨就勸說孟言不如選擇租房過日子,自己可以接受,孟言也同意租房可以省去很多家庭負擔,沒必要非得買房。然而,雙方父母的堅持使得房子還是成了他倆繞不開的問題。孟言的父母有一套地處偏遠的一室戶留給他,兩家人合計下來決定賣掉這套小房子,置換一套地段、大小各方面都過得去的房子,好好裝修一下來做新房。于是孟言開始游走于各個售樓處、樓盤現場,但是大半年過去,孟言跑過的、看過的、聽過的樓盤,不是太偏遠、交通不便就是戶型太小或太差,根本沒法保證基本的生活質量。眼看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孟言和邱雨心里都頗有些著急。
“最后還是我老婆先忍不住了,有一天拉著我仔仔細細地算了一筆賬。”孟言撓了撓頭接著說道,“如果買房,首付、月供對于當時剛工作不久我來說,有些力不從心。”由于考慮到有了小孩之后支出還要增加,日子肯定會過得緊巴巴的——況且用來計算的房子還是地段、房型方面都比較一般的。而相比較之下,在孟言比較滿意的地段內,兩室戶的租金每月普遍只有2000元不到,還帶有簡單的裝修和家具,這讓孟言一下子下了決心。“首付、貸款、利息什么的都省了,用現在的話來說簡直是收拾一下就可以拎包入住了,還可以把自己的小房子租出去抵掉一部分租金。”孟言笑著說,“比起現在結個婚要50萬元,我們當時是絞盡腦汁想著怎么能省則省。”
于是,孟言和邱雨當即下定決心,一定要堅持租房,便商量好了分頭回家勸說各自的父母。“擺事實、講道理,算了一筆又一筆的賬,最后總算是兩邊都勸成功了。運氣也不錯,他們很快談妥了一家不錯的房東,預算一下子寬裕了不少,婚禮也辦得風光了一些呢!”孟言邊回憶邊顯得頗為自得地說,“當初還真是堅持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