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為節后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雙雙高開,在9月匯豐PMI初值創6個月新高的提振下,股指震蕩上攻,站穩2200點,午后股指繼續上攻,自貿區及科技股表現活躍,滬指漲逾1%,深成指漲超2.5%,創業板再創歷史新高漲逾2.5%。
截至收盤,滬指報2221.04點漲1.33%,成交1214.6億元;深成指報8719.29點漲2.81%,成交1179.2億元;創業板報1326.09點漲2.83%。
盤面上,多數板塊上漲,電信運營、互聯網、軟件服務、傳媒娛樂等板塊漲幅居前;日用化工、旅游板塊跌幅居前。
消息面:
匯豐今日公布,9月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為51.2,高于8月的50.1,達到六個月來最高。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為51.1,高于8月的50.9,為五個月來最高。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表示,內外需條件均有所改善拉動增長回暖持續。新訂單指數創下六個月高點,產出指數為五個月高點。新出口訂單指數六個月來首次回到擴張區間。需求面改善推動企業庫存回補活動,采購價格、采購量雙雙回升。采購庫存也今年以來首次回到50以上。
離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尚有時日,一場各銀行在自貿區內開設網點的爭奪已經展開。目前,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商、浦發、平安都已經向監管機構遞交了申請。上海銀監局有關人士表示,各家銀行的申請會分別遞交給相應的監管處室,最終申請的銀行數字,該局將在全部匯總后統一公布。
美聯儲在上周三宣布暫時不縮減QE規模,出乎市場的預期,道瓊斯指數因此創歷史新高,不過,隨后多名美聯儲官員表示QE縮減可能的時間點是在10月份,道瓊斯指數應聲回落。一旦QE退出,美元就會大漲,如此就會使得國際資本迅速流出亞洲等新興市場,從而對A股也會產生一定的壓抑作用。與此同時,一旦退出QE,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也會隨之下跌,這不利于A股的黃金股以及整個資源股的股價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衡量全球航運業景氣程度的BDI指數近期大幅上漲,指數創出近20個月以來的新高,9月份以來累計漲幅就超過了45%。
本周是中秋節后的第一周,也是國慶節前的最后一周,A股限售股解禁規模大幅下降,兩市實際解禁的市值只有142億元左右。因此,總體套現壓力不大。但新疆浩源、富春環保等多家中小盤公司需要警惕,不僅解禁規模相對較大,而且溢價明顯。
機構分析:
廣州萬隆(微博) 認為,總的來看,匯豐PMI再創6個也新高,給予了主力繼續爆炒小盤股的底氣。在小盤股近期暴漲不斷時,我們應把握住主力的炒作的路線圖,才能在熱點啟動時,跟對板塊中的龍頭個股。因此,我們在當前一定要深刻的認識到當前行情結構性的特性,要深刻認識到主力炒作小盤股的核心邏輯。只有這樣才算真正把握住暴漲個股的靈魂,才能在國慶節來臨時,提前賺到屬于自己的紅包。
方正證券表示,美聯儲縮減或退出QE是大勢所趨,只是時間問題,推遲導致的不確定性,反而成為懸在市場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制約大盤中期反彈空間,這也是我們對年末行情擔憂的因素之一。此外,四季度市場面臨的另外一個不確定性因素,就是IPO何時開閘,它雖不改變市場運行趨勢,但對市場心理影響依舊存在。盡管美聯儲決議有利短線A股市場走勢,但未來諸多不確定性猶存及“十一”長假來臨,使本周大盤上下空間皆有限,反復震蕩為主,上注意2230點上方壓力,下關注2166點附近支撐。
分析人士指出,前期大漲股在上周借市場節假日前避險心理進行強勢吸盤,是對股指2200點的整固,短線調整不用過分緊張,年線形成較強支撐。上周回調后股指有望迎來新一輪的上漲。今日量價齊升,是市場熱情仍在的體現,但節前短線依然建議高拋低吸。
技術分析:
滬指跳空高開高走,觸及10線后有所回落。MACD指標紅柱繼續縮小,指標形成高位死叉。但股指仍在日BOLL通道中軌線上方運行,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短期有回補2195缺口的可能,但不改上升趨勢。技術面謹慎看多。操作建議:今日市場難得沒有很明顯的蹺蹺板效應,在創業板高歌猛進的時候,主板也是表現不錯,除了金融股受銀行流動性收緊的消息影響走勢乏力。仍然維持中期趨勢震蕩向上的觀點,輕指數重個股是一貫的操作思路。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與三中全會相關的主題投資、新能源汽車、大信息消費和軍工航天的投資機會,嚴格止損,控制倉位,把握進可攻退可守的主動性地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