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騰訊財經、騰訊科技主辦的2013中國互聯網金融盛典上,中國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龔明華表示,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必須高度關注,推出互聯網金融產品的互聯網公司,不能因為強調改善用戶體驗而忽視了風險環節的管控。
龔明華認為,互聯網金融包括兩個層面的創新,一方面是互聯網企業利用自身的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來介入金融服務;另外一種是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利用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改善金融服務,提供新的金融產品。
對于互聯網公司介入金融服務,龔明華強調,從本質上來講互聯網金融是一種金融業務,線上的企業同樣也要按照金融業務的規律,來進行相應的內部制度建設和風險管控。可以借鑒傳統的金融企業這方面積累的經驗,不能因為強調互聯網公司注重的用戶體驗,而放松了風險的環節管控。
他說,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主要有兩個層面,首先是安全性的風險,互聯網金融會涉及到客戶的資金安全、信息安全以及系統的安全;但目前更為突出的是合規性風險,即一些互聯網企業超范圍經營,同時還存在著一定的套現、洗錢等方面的風險。
龔明華舉例稱,P2P網貸公司如果離開做信息中介的定位,而做了信用中介,做資金池,做擔保等,就很容易出問題。因為像銀行這樣的信用中介,都需要有計提資本,有風險撥備,而P2P網貸公司沒有這些方面的管理。
對于互聯網金融如何加強風險管控,龔明華認為須從企業、行業、政府三個層面進行加強。企業自身方面,龔明華強調互聯網公司不能讓風險管控讓位于用戶體驗,必須在遵守金融規律加強內部制度建設的前提下,去追求用戶體驗。
第二個層面是行業自律。他稱,互聯網金融應該遠離非法集資、非法存款、挪用客戶資金等行為,應該做好行業的規范的制定;此外還需要推動信息共享,特別是不守信用的客戶信息共享。最近,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成立了互聯網金融專業委員會,成為了實質上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
第三個層面,從政府監管來說,龔明華認為,必須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看到互聯網金融的金融業務實質。由于目前還存在著監管的空白的領域,應該完善相關的監管規定,明確監管責任。
他舉例說,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同樣應該遵守銀監會的相關監管要求,第三方支付應該服從人民銀行的監管規定,一些互聯網小貸公司,應該由地方政府履行監管職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