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縣鑾里侗族文化風情園寨門楹聯征集活動已于近日結束,獲獎對聯揭曉。本次征聯活動從10月31日開始,11月10日截稿,共收到從江縣籍作者20人投稿對聯27副。同時,有外地楹聯愛好者53人投稿對聯65副。
11月20日,從江縣文聯和貴州省瑞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邀請本縣楹聯專家在對投稿對聯進行評選。縣公證處全程參與了開箱驗稿、隱去作者信息復印稿件、評稿打分、統分等全過程。鑒于外地作者踴躍投稿,而征稿啟事已明確只限于從江縣籍(含外籍落戶從江人士)楹聯愛好者投稿,主辦方和評委組臨時決定針對外地作者稿件增設“參與獎”。外地楹聯愛好者對從江縣民族文化的熱情和關注,以及他們高水平的楹聯作品,成為本次征聯活動的一大亮點。本次特等獎獎金4000元。獲獎楹聯及作者名單如下:
一、從江籍作者獲獎作品
特等獎(1名):
奇園聚百俗,開人文勝境,彰底蘊,展遺風,千載風情藏古韻;
侗寨稱七星,攬故里煙霞,迎游賓,醉雅客,萬年歌舞頌原鄉。
(陸進平 從江縣民族事務局)
一等獎(2名):
1、
鑾輅引鳳,鼓樓吻月橋近水,風傳天籟醉嫦娥,慈祥薩瑪蔭庇一寨福瑞;
里仁藏龍,潭溪映日山滴翠,情奏地笙醒伯公,厚重文化成就滿園人杰。
注:嵌字聯,嵌入“鑾里”、“風情”、“瑞杰”3個詞語。
(王昌銀 從江縣社科聯)
2、
鑾音過處,聚五湖四濱賓朋,行歌坐月在風雨橋上;
里鄰之間,傳千秋萬載文化,撫琴吹笙于薩瑪祠旁。
(周小燕 從江縣丙妹鎮中心小學)
二等獎(3名):
1、
馨園繪百景,瞰花橋碧柳,觀巍峨鼓樓,融底蘊遺風,千古煙塵舒畫卷;
侗寨稱七星,聽薩瑪傳說,賞蕩漾笙舞,品珠娘故事,萬蹤雅客醉逍遙。
(陸進平 從江縣民族事務局)
2、
青瓦映彩樓,玉帶連花橋,歌天籟感動世界,駱越族裔,欣為華廈文化添異志;
邃洞通新邑,金鑾現賈市,賦民謠振興家鄉,薩瑪子孫,樂與中國夢想謀奇篇。
(王世賢 從江縣志辦)
3、
花橋橫碧波,鼓樓臨層穹,木屋參差,絲竹曼妙,遍行海內,恍悟美景唯此地;
天籟空人心,古風有雅致,月堂對歌,廣場多耶,細思當世,方知桃源數侗鄉。
(石修茂 從江第一民族中學)
三等獎(4名):
1、
養心慧地景仰八方蕞爾鑾村興樓以集笙歌遺韻成大雅
和諧天堂夢圓百世美哉瑞杰筑榭為引古侗原鄉鑄輝煌
(石躍隆 從江第一民族中學)
2、
鑾駕馳聘萬里,見此地千年鼓樓百年花橋,禁不住停車行歌坐夜;
從跡踏遍三江,聞侗鄉兩曲琵琶一曲大歌,又何妨留宿賞月聽風。
(周小燕 從江縣丙妹鎮中心小學)
3、
花橋閑觀風月,青山綠水襯托妙筆共繪鵬程寶地。
鼓樓長醉大歌,鴻圖華構彰顯豪情同創和諧侗鄉。
(梁勝海 從江縣統計局)
4、
坐花橋,可閑觀一城風月,鑾里青山綠水襯托妙筆,共繪鵬程福地。
登鼓樓,能長醉滿寨大歌,園區鴻圖華構彰顯豪情,同創和諧侗鄉。
(梁勝海 從江縣統計局)
一、非從江籍作者“參與獎”作品
一等獎(1名):
黔園秀領東南,看七星拱瑞,格局天成,誰移仙境于斯處;
鑾里韻涵今古,喜一寨連珠,賓朋云集,我伴笙歌醉侗鄉。
注釋:古音。
(馬弘 四川省西充縣中嶺鄉社會事業服務中心文化站長)
二等獎(3名):
1、
萃天地精華,攬天然勝景,為天上人間,七星首站七彩夢;
揚侗族文化,賞侗寨風情,品侗居神韻,滿目蘆笙滿園歌。
(張興華 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安徽省宣城市作家協會會員、會計師,曾在全國各地楹聯及創意征集活動中獲獎300余次。)
2、
來此青山綠水,霞映鼓樓,福祈薩壇,棲云風雨橋,我醉從江開畫境;
看他銀飾彩衣,歌行野坳,臺觀侗戲,踏步蘆笙舞,誰教鑾里化桃源。
(李金明 河北省定興縣)
3、
鑾里呈非凡氣象,總流連星聚鼓樓,月過花橋,淡墨凝香開畫卷;
侗鄉攬別樣風情,好領略水彈笙籟,云舒耶舞,名園疊韻啟人文。
(邱道美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
三等獎(3名):
1、
瑞氣滿名都,鑾里成春,賞一園美景怡心,暖流傳遍貴州省;
杰才籌巨構,胸中似錦,聽千載大歌凝韻,摯愛唱濃侗寨魂。
(李波 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暖池塘鎮西山村)
2、
從江羅彩錦,鑾里展畫屏,放眼賞千般嫵媚、萬種風情,興起漫思歸,陶然醉也;
侗寨搭歌臺,鼓樓騰氣象,傾心聽大地歡聲、蘆笙雅調,情濃欲忘我,不亦樂乎。
(劉 希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財經學院)
3、
賞滿園春色,鶯度柳,蝶穿花,如畫如詩,四序景添鑾里秀;
伴一曲蘆笙,山回音,水和韻,載歌載舞,萬方客醉侗鄉情。
( 蘇振學,山東省淄博市,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